第346节(2/3)

引出此事吧。说起来,税署做的事,也是事关我户部的。”

这才是会做事的

詹徽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赏,对郁新大为感叹道:“为今之计,唯有如此,辛苦户部了。”

郁新拱拱手:“说起来,我等也是为了天下。”

而后,这位新晋的户部尚书,新进的文化殿大学士,满脸忧虑重:“过刚易折,天底下的事哪能总是一帆风顺,若是一直这般强硬,哪一天出天大的事,朝廷、我等又该如何?”

“合该你是大学士。”

王儁已经站起身,对着郁新拱拱手。

詹徽挥袖起身:“诸位,一同宫吧。”

……

“殿下,最新的消息,六部尚书宫面圣去了。”

太孙府小书房,田麦将刚刚送过来的讯息,传达给了还在假寐歇息的朱允熥耳中。

原本微微眯起的双眼缓缓睁开。

歇息到此刻,朱允熥眼中不见疲倦,透露着一抹光。

只见他微微一笑。

“先让送碗庐州府的老汤米面过来,吃饱了我们也回宫。”

……

华盖殿。

最近宫中的气氛逐渐热闹了起来。

因为中秋节就快要到了,也因为太孙的大婚就在这一。陛下多年未见的信国公和西平侯也快要京了。

此般种种,连带着宫里上上下下都忙碌了起来。

到处都是在擦拭拖洗的宫

殿内。

最近大明风调雨顺,南北无事,东西无虞,钱粮充足,王道昌盛,也就让殿内的君王和伴驾的臣子一团和气。

“解缙奏请能否征调应天府力役千名用于太平府矿至应天城的水泥路修筑。”

太子盘坐在一堆奏章书案里面,拿起一本奏章,抬看向还在拟定太孙大婚详细的老爷子。

今天大本堂没有课业的朱高炽,则是配坐在太子大伯的身边,拿着纸笔记录着大伯的各项施政要求和需要传达的旨意消息。

朱元璋从繁杂如牛毛一般的大婚详细之中抽离注意,抬起看向这边,哼哼了两声问道:“解缙那小子还在路上跟着修路?”

朱标笑了笑:“他就是个死脑筋的,唯恐这路修的出了事,夜夜的盯着,儿臣听说他已经算得上是三过家门而不了。”

朱元璋点点,似乎是又想起了什么,半响后才忽然笑着说道:“咱听说,趾道的高仰止还是他的门生,如今都已经混到了一道方伯的位子。”

趾道那边本就是不开化的地方,朝廷里的官员连去东南为官都怨声载道。趾道新征,百废俱兴,正是用之际,允熥临危受命,提拔他们为官一方,也是应有之意。”朱标解释了一句,却对老爷子提到的那什么门生的事,只字不提。

朱高炽在一旁默默的观察着自家皇爷爷和大伯的对话,忽然觉得自己脑瓜子已经有些转不过来了。

朱元璋又是笑着哼哼了两声:“允了此事吧。督促李景隆,叫他抓紧多送些倭工回来,咱家的百姓也不用一直服徭役了。”

朱标笑吟吟的点着:“儿臣回就去办。”

到这里,这件事大抵也就要结束了。

朱元璋却是又忽的开道:“下旨,解缙有功,授资治尹、正议大夫,晋太子宾客,加太孙府左长史事。”

太子爷稍稍一愣,便立马应了下来。

而后回看向小胖侄儿:“记下此事,稍后拟旨意。”

朱高炽点点,俯首记下此事。心中却是一阵意动,老爷子已经开始为熥哥儿明着打造潜邸中了。

那什么正三品资治尹勋和正议大夫散阶,还有正三品的太子宾客,不过都是为了抬高解缙的官阶地位,真正的还得是这个不过五品的太孙府左长史。

这就如同东宫詹事府的詹事一样,多是最得心腹的才能被授命的。

这时。

朱元璋又问道:“听说允熥昨去了锦衣卫一夜未归,最后还是在太孙府歇息的?”

执笔的朱高炽眉一挑,目光晃动了一下。

朱标则是想了想正欲开,却听孙伴伴已经是从前走了过来。

“陛下,詹尚书等几宫面圣,现已在殿外。”

朱元璋斜眼看向殿外:“叫他们进来吧。”

随后,朱元璋淡淡的看向太子和小胖孙子这边。

朱高炽缓缓抬起:“几位部堂面圣,侄儿就先……”

小胖的话还没有说完,朱标已经抬起,面带笑容的看向他:“安心坐着,我这里的几份奏章还要你梳理。”

说完之后,朱标便收拾出了几道奏章堆在了小胖面前。

朱高炽看着太子大伯露着和煦笑容的脸颊,亦是默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