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马上上马(7/8)

缓而进,逐步将天门势力歼灭。”

“原……原来如此。”原本绷起的肩膀松了下来,赵平予点了点头,他也不得不承认,蓝洁芸的看法其实有其道理,尚光弘的战法虽可造成我方较多死伤,却是为了日后打算,郑平亚的想法感觉上虽有些因私害公,却也是正正当当的,只这想法绝不能公开言明就是了,尤其不能让白宁枫知道,“洁芸还是比平予聪明,平予怎么想还是身在庐山,完全猜不到其中关键。”

身为与天门最深仇大恨的郑平亚既转了向,少壮派的急进论登时失了声音,立时便从战法的选择进入了工作分配的阶段,只没想到在这儿又出了状况。

原本在尚光弘的老谋深算当中,白宁枫算是己方的人,西向大桥该不用分配多少兵力;天门的实力以面南大桥这边最强,五大堂主中的季韶与费清瑜两堂人马皆驻守于此,故己方该把主力放在面南大桥这边,趁敌人对我方潜入之事尚不知情的时候,于卫哨守兵戒心最懈的凌晨时分发动突袭,一口气解决季韶主力;东向大桥那边的阴京常属下有副堂主之尊的沈世珍作内应,只要动手之

时沈世珍没有临时胆怯,战胜应是举手之劳,因此阴京常这边不用摆上尚光弘这般名列风云录的高手,只要多放几个派门,看来兵多将广、威仪盛壮,便可使沈世珍不致于临阵退却。

只他却没有想到,本想将华山、终南和衡山三派人马放在东路的计划,竟会遭到华山派掌门长孙宗的反对。在长孙宗以为,东路这边阴风堂人马并不多,阴京常武功又是五大堂主之末,对付他根本不必放置太多兵力,便是沈世珍临阵退缩,敌方的实力也不够看,只要华山派的战力就足以控制情势,处置阴京常等人而有余;至于终南和衡山两派的人马,就不用参与东路之战了,让他们参与面南大桥这硬碰硬的突破,增加己方惟一一场硬战方面的实力,才是当务之急。

心中暗骂长孙宗此议未免太过轻敌,但尚光弘其实也知道长孙宗意在争功,又不想付出太多门人损伤的代价,才想一肩担起对付阴风堂的任务,反正有沈世珍卧底,阴风堂战力又弱,若交战之中沈世珍能一举袭杀阴京常,继统阴风堂人众,华山派占领这座桥梁的任务可就轻松多了,或许还能兵不血刃,一举破敌,可远比面南大桥这一路以少林派为主的激战容易建功。

本来阴风堂中还有个阴风十八军的建制,可阴京常虽没明白表示,但那神神秘秘的阴风十八军,据白宁枫所说,根本只是瞒骗外人的名目而已,实际上根本没这支战力的存在。

光从阴京常口中所说阴风十八军的训练地叠云塔,白宁枫便曾暗地里亲自去探过,只见塔中机关满布,却没半个人影儿,更没一点儿有人入之迹,显见这阴风十八军恐怕仅有名目,纯是用以欺骗外人而已,只是阴京常处事小心,竟连自己人也瞒着,口头上怎也不肯承认这“虚张声势”之计。

不过华山派向为各儒家宗派之首,又兼地近关中,和朝廷来往密切,不少藩王子女都在华山习艺,朝廷威严虽在几十年前的大乱中丧失不少,地方上全由节度使当家,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已衰微但朝廷仍有些影响力,财力上支持不缺,华山派的声威也仍是武林一方之霸,绝不可轻易得罪,反正阴风堂的实力不强,实不足入人法眼,让华山派满足于这头功也就罢了。

更重要的是,连终南和衡山两派,竟也赞成华山此议。这原教郑平亚着实吃惊,阴风堂那边人马最弱,又有人里应外合,照理说是最好立功的地方,听到长孙宗之意时,他原本还在担心两派会出言反对,没想到两派竟是异口同声,宁可担负面南大桥这边最为危险的攻坚任务,弄得尚光弘和郑平亚就算想

要反对,还想增兵此路,最后也只有妥协,让华山派独当此任。

其实仔细想想,倒也不难想出端倪,华山派向来自恃甚高,虽在联军之中,言谈行动之中还是摆着架子,还不只是掌门长孙宗而已,连其余弟子也是一副眼高于顶的骄傲样子,想必华山恃有朝廷这雄厚的后盾,和其余各派处得并不好,连少林这佛门之首,受过策封的天下第一大派都不怎么放在眼内,其余各派更是一路受气,若非尚光弘等人从中斡旋,调停争端,怕早有萧墙之忧,怪不得终南和衡山两派宁可选择较有损伤的任务,也不愿占这好处,和华山派一同出手。

换了是郑平亚也不想和华山一道,若非此次联军太过浩大,虽是尽量行事低调,仍不免惹人猜疑,如果不把和朝廷关系较好的华山派拉进来,好安抚朝廷方面,一旦给他们误会联军并非要对付天门,而是群集造反,意图争夺大唐天下,那时要收拾残局可就难了,最惨的还可能消息外漏给天门知道,到时候可就偷鸡不着蚀把米,权衡之下也只有和这惹人烦厌的华山派一路,订立计划之时还得特别当心,不但要把首功让给华山派,还要小心不让他们受创太重呢!

时已入夜,正值戌时中,一条纤细的人影儿犹似化成了一缕轻烟,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入阴风堂中。

一来那人影轻功极其高明,二来阴风堂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