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高明之处(3/4)

是我到发行公司两个多月以来,第二次和大家一起集体开会了,第一次是我刚上任的时候……”

简单的寒暄之后,秋桐接着就进入了主题。

“……又到了每年一度的报纸大征订季节,关于报纸征订的重要性,我想大家都清楚,这是整个报业经济发展的龙头,报业经济发展三驾马车,发行、广告和印刷,没有发行,其他两个都无从谈起,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责任很大,今天这个大会,我想结合我们以前实践的经验,针对当前新形势下报纸发行的新特点,谈几点我个人的看法……”

会场里依然很静,大家都认真听秋桐的发言。这时,赵大健抽出

一颗烟,点燃,仰脸看着礼堂天花板,旁若无人地抽起来。

“……首先,我想,大家务必明确认清楚,报纸是商品,但是,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一般商品进入流通领域,成本分摊在价格上,一次性从顾客手中取回。而报纸成本的回收却分为两次,第一次是报纸通过零售和征订卖给消费者,卖出内容,收回部分成本和消费者的‘注意力’。第二次销售是报纸将在发行中赚到的‘注意力’作为商品,卖给广告客户,再回收部分成本,赢得足够的利润……报纸的两次销售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第一次营销成果直接决定第二次营销的成败。广告商之所以愿意在一家报纸上投放广告,是因为这家报纸在社会上和市民中有足够的影响力,如果报纸发行量不大,在读者中没有影响力,广告商就不可能做冤大头,没有广告,报社的经济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报社和广告商合作的基础就是报纸的发行量,没有发行量的报纸不会让广告商满意,报纸的第二次销售也就不可能成功……”秋桐侃侃而谈。

我听了心里不由一震,秋桐对报纸发行的本质和目的认识如此到位,很具有战略高度,比我的认识开阔多了。

我凝神看着秋桐,秋桐继续发言:“……在报业市场上,发行量是报纸实力的象征,它是报纸质量、实力、影响力的综合体现。可以说,报纸发行是报纸生存的生命线,因此,扩大报纸的发行量,是我们追求的根本目标……扩大报纸发行量,重在行动,重在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公司根据集团党委的决策,根据集团党委下达的任务,多次召开经理办公会,对大征订工作进行部署和讨论,出台了今年的大征订具体方案和任务分配数额,这个方案和数字,是根据各站所处区域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程度和往年基数而制定的,期间多次反复征求各站长意见……我已经代表公司向集团党委会表态,坚决不折不扣完成党委下达的报纸发行任务,绝不拖集团经济发展的后退,今年集团下达的任务,虽然数量比去年大幅度增长,但是,我确信一点,办法总比困难多,有困难,我们就一定有克服困难的办法,只要我们大家认识到位,善于借鉴一切好的做法,善于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多开动脑筋,多集思广益,多付出汗水和劳动,我们就一定能成功,这一点,我坚信不疑……同时,我也给大家保证一点,任务完成了,集体收益了,大家的个人经济利益也会得到本公司成立以来从没有过的最好的回报,这一点,我们已经出台了具体奖励措施,各位站长回去后会给大家详细传达……”

秋桐的声音

不大,但是语气很坚定。大家脸上露出受鼓舞和兴奋的表情。赵大健眼里露出不屑的目光,依旧仰脸抽烟。

我恍惚地看着神情坚定的秋桐,想着在虚拟世界里的浮生若梦,心里起起落落……

“……今年的大征订,公司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条腿是大家的单兵作战,零散订阅;另一条腿,就是发展集团订阅,走规模征订的路子,公司已经成立了大客户开发服务部,具体负责这项工作,新部室的负责人,还没有确定,公司正在考察中,很快将会确定下来,希望我们大家当中能发现适合这个位置的负责人,大家对自己有信心的也可以毛遂自荐……”秋桐继续说。

秋桐的话又让我想起了云朵,我突然意识到,我要有紧迫感了,时不我待,此事不能拖拉,万一行动晚了,被其他人抢了先机,那就白搭了。

接着,秋桐又就发行工作中的其他注意事项讲了一些意见,包括征订工作中的一切具体细节。

我发现,秋桐虽然是做发行工作不久,但是,对发行工作实践和理论的认识已经不浅,颇有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之风范。这一点,我觉得她比我强,我似乎仍旧擅长于玩战术,缺乏战略意识。

最后,秋桐说了一段让我印象极其深刻的话:“……我到发行公司时间不长,对公司内部的人员和各人情况还不是很了解,对公司以前存在的一些人际方面的问题也不清楚,但是,今天,我想说明一点,过去发行公司怎么样,我不管,我只管今后,只看今后,我的用人原则是唯才是用,只要有能力,不管你什么身份,不管你是谁,都一样有展现才能的位置和机会……我们发行公司必须是一个团结的集体,一个战斗的集体,公司里所有人,不分岗位和身份,都是公司平等的一分子,都是兄弟姊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