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细说当年(5/7)
手里,会叫你死得漂亮。”
吩咐道:“给他剑。”
自有太监将贺星琪的剑还给一朗子。
一朗子捧剑在手,心想:星琪啊,保佑我,一定要杀掉对手。我可不想让你们当寡。
抽剑在手,凝视着皇上。皇上说道:“你的对手来了。”
拍了两下手掌,门外进来一个肥胖的和尚,灰色僧衣,露出一片毛莺莺的胸膛,手持一根长棍。
和尚进来先向皇上行了礼。
皇上曝了一茶,说道:“那就是你今天的对手。记住,今天不是比武,而是决斗,不是你死,就是他亡。你看着办吧。”
和尚说道:“皇上,贫僧不会心慈手软。”
皇上点点,也没再说话,目光转向宽绰的场地上。他要亲眼看看这个当年没杀死的孩子是怎么在自己的眼前倒下。虽然这一幕并不是他很想看到的,可是为了皇位,只好不要亲弟弟了。皇位有时候跟亲
是矛盾的,没有皇位就没有一切,那些丢了皇位的
下场都很惨。
和尚走到场中,和一朗子面对面,淡淡地看了一朗子一眼,便抡棍打向一朗子的脑袋。身法灵活、出手利落,乍看很一般的招式,实则杀机重重。
一朗子身子一飘,躲过一招。和尚手腕轻抖,棍子像长眼睛似的,连绵不绝地击
向一朗子的要害。
一朗子并不马上还击,采取了躲闪的战术,他想观察一下对方的虚实再说。孙子说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而且这种战法也容易使对方急躁,到时自己的机会就来了,因为他感觉这个和尚并不好对付。
和尚连连出招,也连连落空,对方像一条游鱼,在自己的前后左右游来去,自己虽打出十几棍,连对方的衣角也没有碰到,不禁有点心浮气躁。这不是比武,这是玩命啊!
这时候一个太监哑着嗓子说话了:“这位和尚是少林寺弟子,因为犯了酒戒和赌戒,前年被逐出少林。下山后,因为与冲突,一次杀了一一十个江湖
,被江湖所不容,后被圣上收留。”
这是说给一朗子听的。一朗子心想:原来是少林寺的叛徒啊,估计也不是什么好鸟,我就是杀了他,也算是为少林寺清理门户。
那和尚听到自己的历史,不以为耻,反而为荣,嘿嘿怪笑几声,棍法一变,由刚才的平和、朴实变得凶焊和强劲,一招快似一招,一式快似一式,棍风飒飒,棍影飘飘,满屋子的都被他的表现吸引,似乎他随时都会一棍将一朗子打死似的。而一朗子在棍影之中出没,
况危机。
皇上看到彩处,不禁鼓起掌来,旁
也跟着鼓掌,脸上都带着献媚似的笑容。
皇上心跳加快,盼着一朗子马上就死,同时又想他别那么快死。父皇不是说他小儿子优秀吗?我就是想看看这个优秀的丢尽脸再死。
那些侍卫们可都是武术行家,不像皇上属于半拉架子,他们虽看到一朗子表面上有点慌慌张张,缺少主动,但是他们都能看出这根本不是最后的时刻。
这小子轻功好得很呐,在那么强大的攻势中还能潇洒自如,从从容容,绝对是个高手。他还没有还手,等他还手时,绝对是一招见血,石天惊。
和尚见几十招过去,仍然没有伤到对方,也有点急了,放慢速度后,看准一朗子的方位,猛然加快,一棍子朝一朗子的额捅去,又快又狠。
眼见躲闪不及,而一朗子也不打算再躲了,对方的实力已经看得差不多了。
一朗子咬了咬嘴唇,叫道:“去死吧。”
倏地一竖剑,剑锋像刀切豆腐,将棍切成两部分,刀势不减,向前推去,当和尚意识到不好,想要撤手时已经来不及了,那剑就势捅进和尚的肚子,穿个透心凉。
这个变化突如其来,快到叫难以接受。
一朗子的剑抽出时,血溅了一地,扑通一声
,尸体倒地。
一时间,室内静下来,出奇地静,掉针可闻。皇上板起脸,望着他的亲生弟弟,目光中充满了复杂的感。
末了,站了起来,指着和尚的尸体说:“没用的东西,死了活该。明天得来个有用的。”
看了一朗子一眼,大步而去。
一朗子大获全胜,没有掌声和喝采,但是保命没问题了。
那些侍卫、太监和宫也随着皇上走了,一朗子又被狱卒领回牢房里,一个
面对墙壁和栏杆,不用想,那把剑又收回去了。
一朗子想要拚命一搏,但是没有把握冲出去。因为侍卫是一群,而不是一个。而且那些门的钥匙不在一个的手里,杀了这些
,你仍在牢里,无法达到目的,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如果能轻易的杀出去,那皇帝就不会将他关在这里了。
明天,又会面对怎样的对手呢?
晚上,门一响,一个白影被推了进来,碰的一声,门又关上了。
一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