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摄政亲王(3/4)

来,躬身听封。宜读旨意的太监道:“朱传宗诛除奸贼,匡扶社稷,品行高洁,贤德闻于四方。特封为摄政王,兼任左丞相,在皇上亲政前,掌管全国政事,另敕封尊号为亚父……”

刚念到一半,突然被汤悔一声叫唤打断了。

汤悔如今已有两岁,他天生聪明,小小年纪已经能读书识字,而且明白很多事理。不过他毕竟年幼,看见这么多陌生的面孔,这么大的场面,不由也有些害怕,一眼看见最熟悉的人站在面前,仿佛找到依靠一样,

一时就忘了媚妃平时的吩咐,向朱传宗叫道:“爹!”

满朝文武听见这一声,都呆住了。

过了片刻,当场顿时喧哗起来。不少大臣都是激动无比,连道:“真是天佑我朝,天佑我朝啊!”

原来亚父这个称号,原有一个典故。古时候有一位圣人担任丞相,皇帝年幼不能处理国事,都是由这位圣人管理。为了表示对圣人的尊敬,皇帝便封他为亚父,意思就是像父亲一样尊敬的人。这位皇帝后来也是一位有名的明君。

现在小皇帝汤悔才不到两岁,已经懂得礼贤下士,顺着旨意向当朝第一重臣示敬,实在是另人难以置信。朝廷有了这样聪慧的君主,何愁将来国势不兴呢?

以黄天佑为首的一班忠心老臣更是热泪盈眶,连称皇上与摄政王如此君臣相得,将来必定是一段美谈啊。

当然大臣们也都明白,朱传宗现在的权势地位,已经是无法动摇的了。本来功高震主是为臣的大忌,有人还担心朱传宗会受到猜忌,现在一看小皇帝对他如此信任亲热,可以想见朱传宗以后在朝廷上肯定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接下来有功之臣都各有封赏。王定昆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领全国所有军队。朱佑继、华文章等以前被庞来孝排挤罢官的老臣,都官复原职。王大牛等人也都是加官进爵,也不必细说了。

其中有两个人有些特殊。其一是吴思远。本来以他的才能和功劳,可被封为右丞相,可是他坚决不肯接受,说是不愿为官,最后勉强受了个太傅的闲职。另一个是老君教主水封良。他本来是被朝廷通缉的罪人,可是在朱传宗起兵的过程中立了数次功劳,因此也封了他一个没有实权的官职。不过要求他不许再传播老君教之类的教义。

水封良喜出望外,急忙满口答应,再说当官之后,还要骗老百姓干什么,自然有人投靠,因此领旨谢恩,高兴得无以复加。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举国欢庆!登基的第二天,汤悔又由皇太后领着,率领大臣们,还有幸存的皇亲国戚们,一起去宗庙祭奠先皇。

汤治死后尊号为“贤宗”,牌位就供奉在先皇明宗皇帝的旁边。朱传宗面对着这两块牌位,心中不由愧疚。一方面是内疚明宗皇帝对自己有恩,自己却将他气死;一方面又难过没能救下汤治的性命。

常乐公主是皇族成员,自然也在场。祭奠完后,朱传宗就去找她,却见她脸色极差,而且眼有泪痕,似乎刚刚哭过。担心地问道:“喜儿,你没事吧?”

常乐公

主似乎不想多说话,道:“没什么。”

转身便上车走了。朱传宗心想她肯定是看见父皇和兄长的灵位心中难过,虽然担心,但是这是人之常情,别人也没有办法的。

常乐公主辞别了朱传宗,回到宫中。她先前确实是因为见到了明宗皇帝的灵位,想着对自己爱若珍宝的父皇,如今已经天人相隔,况且父皇的死跟自己几人也脱不了关系,更生出悔恨内疚的情愫来。她见到朱传宗,内疚之意只会更盛,因此也没多说话,就回来了。

她现在住的还是当初在宫里的旧居,这是明宗皇帝专门为她所建,一桌一椅,一草一木,无一不是父皇依着她的喜好专门添置的。常乐公主坐在窗边,想起父女俩无数次在这里促膝谈心,父皇温和慈爱的笑容,仿佛还在眼前,睹物思人,更是黯然神伤。

越想越伤心,忍不住就趴在床上大哭了一场。她身子孱弱,哭得乏了,慢慢就睡着了。

隐隐约约中,听见一个声音道:“喜儿,喜儿!孩子!”

常乐公主听得耳熟,睁开眼一看,惊喜地叫道:“父皇!”

明宗皇帝微笑地坐在床边,道:“女儿,你怎么又哭了?是谁这么大胆惹我的女儿伤心了?”

常乐公主忙用手拭了拭眼角的泪水,笑道:“我没有,我只是……想念父皇了。”

明宗皇帝叹了口气道:“傻孩子,父皇也想你。这么多儿女当中,父皇最疼的就是你了,因此放心不下,来看看你。”

过了一会儿,他皱了皱眉头道,“女儿,听说你是天上的仙子下凡,现在庞来孝已经被除掉,天下归于太平,你的使命已经完成,怎么还不回天上去呢?”

常乐公主脸一红,小声道:“我,我……”

明宗皇帝脸色难看起来,道:“难道你还想着朱传宗?你不知道父皇就是被他害死的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