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妥协,是解决矛盾的最佳途径(4/8)
得还是现在这个方案更合理一些。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卢新华是雍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担任岳衡市副市长和德山市副市长,都是副厅级,从行政级别上看,并没有区别。但因为岳衡市是雍州的卫星市,受雍州经济辐力大,经济总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德山市。从这种意义上说,岳衡市副市长的权重,显得更加重要一些。而林志国在岳衡搞的时间比较长,长时间在一地为官,不太符合党的用
原则,调到一个新的地方,自然更有必要。
唐小舟知道,马昭武所说,确实有其道理,可这件事,又并不是不能从别的方面找到解释。林志国在岳衡市经营了几年,已经有了相当的脉基础。如果让他在岳衡市参选副市长,胜出的希望非常之大。赵德良所留的后着,也就失去作用。将卢新华放到
岳衡而将林志国放到德山,两都去了没有太多
脉基础的地方,将来要对这两个地方的选举进行
控,就容易得多。
会议的最后一项议题,是省级班子的调整建议。省级班子的调整,江南省常委会只有建议权。而且,也不可能由省委组织部提出,这一项,是赵德良本提出的。
赵德良说,清源同志到雍州任职以后,省政府班子,有了两个职缺。一下子少了两个,尤其是少了常务副省长,运达同志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很多。我希望在这次党代会前后,中央能把省政府的班子也配齐。有关这一点,我和中组部
换过意见,他们的想法,还是先走程序,由江南省先推荐
选。我反复思考,又征求了部分同志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推荐温瑞隆同志担任副省长,下一步再增选常委。
有关这一点,对于唐小舟来说,已经不是秘密,他没有丝毫意外。陈运达却不同,他一下子张大了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半天没有说出来。
接着,赵德良说了推荐温瑞隆的几大理由。这种理由是很好找的,如果要从下面市里提拔常务副省长,确实没有比温瑞隆更适合。在座的常委们,即使想将自己的某个
推上去,也清楚,这一推荐,还要经中央最后确认,自己推上的
如果不得力,最终也是枉然。
赵德良的这一提议,出现的惟一不和谐音来自陈运达。陈运达说,推荐温瑞隆同志,我没有任何意见。不过,我有一个想法,我们是不是像上次推荐雍州市委书记选一样,来个双保险?如果大家认同我的看法,我提议把余丹鸿同志也报上去。
他这话一说,会场出现了短暂的沉默。这种沉默,后来被余丹鸿本打
了。余丹鸿说,我非常感谢运达省长对我的信任和器重。不过,在这里,我想表个态,与温瑞隆同志相比,我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差距非常大。这一点,我心里是有数的。我建议省委,还是上报温瑞隆同志。
余丹鸿此言一出,所有的常委,都非常意外。如果让余丹鸿和彭清源争市委书记,两显然不在同一个重量级。而现在,是和温瑞隆争常务副省长,无论如何,就不会有差距了。不仅没有差距,余丹鸿作为省委常委,应该比温瑞隆这个单纯的副省级更有优势。大家自然也都听明白了他的话意,他是要放弃竞争。为什么会放弃?谁都不明白。
赵德良问,其他同志呢?大家都说说。
其他常委纷纷表态,全部支持推荐温瑞隆。
通过之后,自然有会提到雍州市市长问题。赵
德良说,大家觉得郑砚华同志怎么样?
这又是一个不二选。仅就江南省的
况看,有资格担任雍州市长的
选,自然不止郑砚华一个,比如几位非常委副省长,完全有资格担任这一职务。可是,谁会提名推荐这些副省长?陈运达肯定不会,在省政府,他最信得过的
只有一个,那就是原副省长尹越。然而,尹越进了监狱,别的副省长,和陈运达共事的时间不短,或多或少有些矛盾。既然陈运达不肯推荐这些
,其他
推荐,分量稍嫌不足。何况,当雍州市长,还需要彭清源这个市委书记首肯吧,明知彭清源可能强烈反对,自己又何必惹他不高兴?
有关郑砚华的提议,同样顺利通过。
到此,会议应该结束了。赵德良例行公事地问,其他同志还有没有事。
政协主席邵伯雄说,赵书记,我能不能说几句?
赵德良说,伯雄主席,你说。
邵伯雄的行政级别和赵德良相同,都是正部级,但位高权不重。很早以前,政协主席是省委常委,那时,这个职位的分量要重一些。现在除了书记兼的大主任是常委之外,
大和政协,都没有常委。相关负责
参加常委会,只有列席资格。
邵伯雄说,今年是省委换届,两年后,就是大政协换届。我在政协搞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下次换届,肯定要下。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所以,我想提请省委,是不是现在考虑一下两年后政协的
事布局?如果要考虑布局的话,明年初的两会,就得有所行动,至少要考虑安排一个副主席。地址发、布邮箱 Līx_SBǎ@GMAIL.cOM
赵德良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