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游戏(3/4)

腻挑剔的舌头凝于一身,千方百计地设计出千奇百怪的配方。他的第一桶金就是开发大脑,发动机器的产物,谁说资本的原始积累从一开始就是血淋淋的?他东方总赚来的原始资本是在一片祥和的欢声笑语里信手拈来的,那是充满怀旧的时代,唱着新版《东方红》,穿着胶底布鞋,开着挂有毛主席头像的车,怀旧是那个年代的时尚。正是这种时尚的潮流引来他的异想天开,他费尽口舌,说服了一群“伟人”特型演员,在百忙中抽出空来,脱身“战场”,尾随他四处走穴,周游列国,挥手致意,一句“人民万岁”的简单方言喊来了滚滚财源,人群鼎沸,掌声如雷,势气高昂!

人们快乐着,幸福着,争先恐后地抢购门票,那火暴的场面像是世界杯足球提前跨进了国门……

现在忆起,东方总也一样激情澎湃!

事过境迁,文革中流行的手抄本

《一双绣花鞋》都拍成了电视剧,《恐怖杀人》就有足够的理由杀进“电影圈”,人家好来坞都杀进太空了,专找异形生物的岔,对人类本身已失去兴趣,咱再不接轨,只怕永远被抛弃在“高粱地”里了。

“杀手”名单上的人数与日俱增,“俊男免试”的征聘条件反而招来了一大批踊跃报名的俊男们,高大威猛,飘逸洒脱,风流倜傥,形色各异,取之不尽,甚至变性人也加入了行列,仅*每人500元的报名费,星辰公司已收回前期媒体炒作的运行成本。

“夏先生,你是第一个报名的,还没交钱哩。”会之后,东方总才知道老四不过是个跑广告单的,在东方总眼里,他的价值就是500元钞票。

老四楞住了,原以为星辰公司让他过来试镜头的,没想到开口就要钱。

交什么钱?我也要交钱?!”老四四周张望,寻找吴导的身影。

“这话就新鲜了,当初你拿走的广告稿上不是清楚写明报名交费吗?我花了10000元广告费,你才交500元,区区5%;再说了,不能因为你是第一个报名的,我们就免费,对这1000名应征者要一视同仁,对不?”东方总说着将厚厚的报名资料递到老四的眼前。

“吴导在吗?”老四想到了“知音”。

“回香港了,他只负责挑选演员,其他一概不管,吴导欣赏你,这不假,但无论做什么得有个章程,你只有按照程序报名才有资格竞争角色。”

老四倒不是吝惜500元钱,他觉得自己跟其他应征者不一样,导演已着手培训自己,尽管只是提供了几张影碟,这说明“男一号”非他老四莫属。

不就500元钱吗?那次会结束时人家还每人发给一个信封,里面的“红包”刚好也是500,红包本就不该有他老四的,还他得了。

接连几个晚上,老四做着同样的梦:一只老虎张牙舞爪地扑向自己……

“喵——”

一听到房东老太凄凉的呼唤,老四就做噩梦,晚上失眠,白天睡觉,好几次他实在受不了,半夜跑到院子的墙角——掩埋猫的地方作揖赔不是:猫兄,咱不是有意的,喝醉了,您多担待点,日后多买点小鱼放在这儿孝敬您老人家……

老四不敢面对房东老太孤单的身影,每天进出像做贼似的,猫腰而过。

最终他去宠物市场买来一只毛色相同的猫,偷偷放进老太的房间里,老太恢复了平静,老四也可睡上安稳觉了。

失业者的白天漫长而

难熬,吴导归期未定,“大鳄”出国疗养,老四感觉异常孤独,百无聊赖中翻看着从旧书摊买到的《论戏剧艺术》,什么《茶馆》是历史变迁人物发展的社会缩影,什么《雷雨》是揭露社会龌龊,善恶美丑的一面明镜……看得老四如坠云端,晕头转向。

老四盯着“龌龊”,在他记忆的词库里没有这个词,他扔下书,从烟丝袋子里揪出一把烟丝,再扯下贴在墙壁上的一片报纸,卷了几根纸烟。老家刚寄来的烟丝本想留给“大鳄”的,现在忍不住自己先享受一番,已“断粮”好些天,他舍不得花钱买烟,他得省着点用钱,身边没了丹丹,他连借钱的主都找不上一个,他可不想再过上每天被房东老太追租的日子。

醇厚浓郁的烟草让老四沉浸在老家的烟草地里:爷爷将旱烟袋别在布腰带上,面朝黄土背朝天,金黄的烟叶深埋着他佝偻的身子……

过足了烟瘾,老四出了门,路过发廊时那女子嗑着瓜子向他打招呼,同那天没两样。

娘的,老子的处子之身差点葬送在这骚女子嘴里头。喝酒误事也误身,对此,老四有着更深一层的切身感悟。

老四挤上很久没有搭乘的211公交车,揪着车吊环,老四怅然若失,他怀恋起丹丹*在胸前的美妙时光。

图书城地下通道内人流熙攘、川流不息,地摊小贩们如跳虱一般活蹦乱跳着,时不时截住人流向行人吆喝着一地“赝品”,行人踏着流浪歌手吼出的音符,快节奏躲闪着小贩们的纠缠。

老四刚进通道口,就让人缠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