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残花录,修整版(4)(6/12)

巴达国王李奥尼达,打算率领300迪克西勇士,就能抵挡北方来的百万杨基佬组成的大军。

看到他家这忙乎样,我也不禁想起我家几个兄弟,嫡出的兄长考上科举后,去给山东文大人做幕僚,希望以后从这个门路出人头地,二哥在天津开了家茶楼,我去天津办事时曾在他那落脚,三哥带着父母住在上海,他在江海官道谋了个小差事,两个姐妹都嫁给直隶的士绅,我们家虽然是直隶人,但兄弟几个商量了一下都觉得捻匪闹起来后,直隶老家随时可能打起来,现在可能上海最安全吧,一致同意把父母搬过去养老。

我看到洁琳在灶前忙活,卡洛琳端着空盘走进去,冷笑:“你这半白婊子,干活跟乌龟似的!

爱德华跟在后面,抓起块土豆皮扔她脸上:“快点,别偷懒!”

洁琳低头擦脸,爱德华凑近,低声说:“裙子掀起来让我看看,你晚上是用什么部位伺候我哥的,黑鬼。”

卡洛琳咯咯笑:“哥哥,她脸红了!”

洁琳往后退,手被灶台烫了一下,爱德华一脚踢翻水壶,热水泼她脚上:“装啥正经!”

洁琳咬牙忍痛,跪在地上说:“小主子别这样了,女奶我知道错了。”兄妹俩又围着她踢踢打打的好一会儿,才笑着离开。

爱德华在门口斜眼瞧我,一脸不屑的样子:“文明红番,管好你自己!只不过跟英国佬干了两天,别以为自己就能高攀了。”

我对这两个小东西真是愈发的看不惯,可他们是我主君家的小主人,我也没法说,只能叹口气,快步走开。

离开老卡特先生家,我回到店里,推开门,霍克船长正坐在我床头,手里拿着那本《三国演义》,翻着封面和前几页,眉头微皱,像在琢磨上面的字。  我心里一紧,大叫不好。这英国来的洋人莫非真认得汉字?别的物件还能推说朋友送的,可这书要是被他看出端倪,我这梅蒂斯人的伪装怕是彻底藏不住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主动权在他手里,我得见机行事。

霍克听见动静,抬头见我进来,放下书,笑说:“这书瞧着挺有意思,封面上的字让我想起小时候我娘教我的那些汉字故事。她常讲关羽的事,我认得他的名字,可惜别的就记不清了。”他顿了顿,指着书问:“今晚我能在这儿住吗?跑了一天,腿脚酸得慌。”

我愣了下,只好点点头,低声说:“行,您歇着吧。”心里却打鼓,这家伙留下来,怕是得问东问西。

他靠在椅子上,瞅了我一眼,低声问:“你不是加拿大的土著吧?梅蒂斯人可不会看这种书。”

这话像根针扎过来,我脑子转得飞快,寻思着与其让他追问,不如主动摊牌,省得他疑心更重。于是,我深口气,低声说:“先生真是见多识广。我不是梅蒂斯人,是中国来的,原先为朝廷采购军火,因为些缘故,就滞留在这儿。幸得老卡特先生关照,帮他们做点事。因为怕惹麻烦,平时就装成梅蒂斯人。”  霍克听完,眼神一亮,哈哈一笑,放下书说:“我也不是啥见多识广,就是运气好。我妈是暹罗华人,我爸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职员。小时候我随妈生活,她教我认些汉字,还讲过关羽那些打仗的故事。;发任意邮件到 Ltxsba@gmail.ㄈòМ 获取后来全家搬回英国,我在那上学干活,所以瞧着这书有点

眼熟。”

他拍了拍《三国演义》,笑说:“我娘讲的故事里,关羽最让我记得住。发布页地址(ww*W.4v4*v4v.us)没想到在这儿瞧见。”

这话一出,我心里那块石头落了地,反倒觉得跟这洋人近乎了点。他居然有个暹罗华人母亲,还认得汉字,这缘分真是撞上了。我低声说:“没想到您还有这渊源。”

他摆摆手,苦笑说:“渊源不假,可也不好过。在英国,我这混血身份没少被人嘲笑,‘黄皮杂种’啥的都听过。你在这儿两面生活,怕也不容易吧?”  我点点头,低声说:“是不容易。南方人瞧我这张脸就怀疑,民兵查了我多少回,我只能低头做生意,不敢多说啥。”

他靠在椅背上,叹了口气:“我懂。英国那边也差不多,瞧不起混血的不少。我跑船这么多年,靠的是硬扛下来的经验,不然早被人挤兑走了。”

这下子,我俩像是找到点共同语言。霍克体谅我两面生活的难处,我也不用再绷着那层梅蒂斯人的伪装。

霍克靠在椅子上说:“你这地方虽小,可挺暖和。比船舱强多了。”我笑笑,没接话。

睡下时,还是霍克睡在小床,我躺在大床上,斯蒂芬妮和艾米,玛丽挤在一起,斯蒂芬妮低声说:“主人,那人走了吗?”

我低声说:“没走,在歇着。你别怕,他不坏。”她点点头,呼吸平稳下来。  第二天清晨,霍克船长起了个大早,穿好那件海事制服,精头还挺足。他在店里转了一圈,挑了不少东西:茶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