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月凝霜(62-69)(5/17)
。”王健说道。
“无关紧要,知道有个儿子就行,这个孩子以后或许就是我们对付凝霜仙子的唯一办法。”
“特使明鉴!”王健说道。
六十三、来年除夕
青杭县是付州和明京界的一座上县,过了青杭县再走约一
便可进
明京地界。明京进
付州有三条官道,其中最平坦最宽阔的一条便要经过青杭县,因此青杭县聚集了来往京师与大兰南方数州的众多客商。腊月廿九的
还没落山,青杭县城的烟火气已漫过青石城墙。沿街商铺早早卸下雕花门板,露出朱漆柜台,伙计们踩着长梯往檐角悬灯笼,绛红绸布裹着的灯
笼罩在寒风里轻轻摇晃,映得整条街都泛起暖融融的光晕。
十字街的馄饨摊支起了红泥小火炉,铜锅里的骨汤咕嘟冒泡,撒着白芝麻的
馅在竹匾里堆成小山。卖糖瓜的老汉挑着扁担穿行街巷,竹梆子敲得脆响,引得孩童们追着跑,羊角辫上的红绸带在暮色里飘成流霞。
街角说书棚前,白发先生惊堂木一拍,正讲到"除夕夜,灶王爷上天言好事",挤在长凳上的看客们嗑着瓜子,笑得前俯后仰。暮色四合时,竹声便星星点点响起来。
城东铁匠铺的师傅抡起大锤,将半高的竹竿敲得噼啪炸响,火星子溅在覆雪的青石板上,烫出一个个焦黑的印记。城西的绣坊里,姑娘们叽叽喳喳往窗花上抹糨糊,剪成金鱼戏莲、喜鹊登梅的彩纸往窗棂上一贴,屋内烛火透过镂空的花样,在地面上投下灵动的剪影。
城南城墙边的空地上,猎户们架起铁网烤全羊,孜然混着油脂滴在炭火上,腾起阵阵焦香。不知谁家的唢呐手吹起《满堂红》,几个醉醺醺的汉子踩着节拍晃脑袋,酒葫芦里的老酒泼在石子路里,惊起觅食的麻雀扑棱棱飞过挂满彩灯的树梢。当梆子声传来三更时分,满城竹声骤然炸开,火树银花映得千家万户的春联红得发烫,新桃换旧符的吆喝声里,整个青杭县都醉在这场盛大的辞旧狂欢中。
我坐在城北的客栈前堂,点了一壶酒、一斤牛和一碗花生米,听着前堂里的一众漂泊异乡的客商们和江湖侠客们谈笑风生。八仙桌旁挤满了南腔北调的客旅
,粗陶碗碰出清脆声响,混着灶间飘来的葱油饼焦香,将大堂熏得热气腾腾。
“各位可听说了?”靠窗的灰衣汉子突然拍案,腰间佩剑震得酒晃出碗沿,“上个月鄂州开山脚下,鄂州青城派那十几岁的
侠客王淑莲单枪匹马杀死了开山匪寨数十个土匪!”
话音未落,满座皆静,只听得炉火噼啪作响。说书老
拄着竹杖挤进
群,花白胡须随着喘息颤动:“要老儿说,那王淑莲
侠使的一手好剑,剑光过处,连湿透都能裁成雪片!"
西角酒坛堆后转出个独眼老汉,缺了的陶碗重重砸在桌上:“放
!分明是鄂州常颂门的李傲少侠除的害,怎么又变成王淑莲了!”
“哦,对对,那李傲少侠使的一手好刀法。”说书老赶紧圆道。小二托着铜盘穿梭如燕,油腻腻的围裙扫过酒渍斑驳的砖地。墙角两个书生模样的年轻
埋首记录,笔尖在宣纸上沙沙游走,倒比听书还
神。
二楼栏杆吱呀作响,玄色斗篷的剑客倚栏冷
笑:“杀掉几个土匪也要在这吹嘘吗?”他指尖轻弹,一粒花生米空而来,不偏不倚将说书
嘴边的旱烟打落。满堂哗然间,剑客已消失在楼梯拐角,只留下若有若无的刀鞘铁锈味,混着炭火余温,在大堂里久久不散。
“哎这些都是小事,我可听说兰灵派在抓的那个什么赵埙,到现在还没抓到呢。”一个打扮妖娆的子在一旁说道。“这个畜生也是能躲,整个大兰都在抓他还没抓住,要是遇到老子,老子一剑刺死这个禽兽不如的畜生。”刚刚靠窗的灰衣汉子附和着。
我听到一众不知怎么的,竟开始谈论起我来。“你可算了吧,你刺死他不怕凝霜仙子来找你报仇?”一个汉子嘲笑道。“额。。凝霜仙子不是已经嫁
了吗?不会管他吧?”灰衣汉子尴尬地说道。
“凝霜仙子那样的大能是去渡劫的,听说只要渡劫成功,她就能达到神境了。你可小心点吧。”又一个拿着环刀的汉子说道。我听到这个汉子的话,心中不禁冷笑,谣言是越传越离奇,竟真的都相信师娘是为了达到神
境才嫁给苟雄的。
不过他们在谈论我,也就说明我的伪装非常隐蔽,非十分熟悉我的,完全认不出我。“我还听说最近朝廷在征调南方的部分军队去雍州换防呢?”灰衣汉子说道。
“不会吧。就典州、必州、晖州那些多少年不打仗的卫所的战斗力,去和厉国军队对峙?他们镇压镇压野民叛都够呛。”一个年纪稍长的客商说道,“我经常和那些卫所做生意,要真是让他们去,雍州还不转眼就送给厉国。”
“朝廷肯定有朝廷的考虑,我等小民看看就是。”妖娆子说道。随着四更天的梆子声响起,前堂已无几
,我也回客房休息去了。
———
此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