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春秋绘 (3)(6/7)

骨,便下了床。

身子骨虽然还酸软着,但内里那股暖流游走周身,倒是把伤处修补得差不多了。他摸摸胸口,只觉得精头比先前好了许多。

这便是修行之人说的气感么?

出了房门,院中蟋蟀声声,凉风习习,更添几分萧瑟。

儿子来到房门前,抬起手又放下,迟疑半晌,终是轻轻叩了两声:“娘,孩儿回来了。”

吱呀一声,木门应手而开。

只见娘亲还是那般,孤零零地坐在摇椅上,背影寂寥,那摇椅轻轻晃动,吱呀作响,一下一下,仿佛在数着时光流逝。孩儿站在后头,瞧不见娘亲面上神色。

除了摇椅的声响,屋内一如既往地安静,慕廉走近几步,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嗅一股异香扑鼻,腥咸中透着一丝甜腻。这气息惹得他眉头微皱。

目光落在床榻上,只见被褥凌乱不堪,床单上隐约可见一片深色的水渍,已经半干,再看那床榻上,床单上点点水痕深浅不一,有的已经干了,显出一片片暗色斑驳。

“娘,您今日可还好?”慕廉试探着问道,见娘亲依旧望着窗外,似是没听见。

他叹了口气,转身去柜子里翻找干净被单。一边收拾,一边暗自嘀咕: 这床褥怕是得换了。

掀开旧床单时,那股腥甜的气味更加明显了。

是汗水吗?或是别的什么?慕廉心中疑惑,但只当是娘亲病中出的虚汗,并未多想。

他三两下换好床单,顺手掩好被角,眼见这床铺总算收拾妥当,又觉着天色渐暗,屋里也闷得慌,便把窗子推开一条缝隙,让晚风透进来几分清爽。

“娘,我给您倒杯茶吧。”

说着便取过案头那把紫砂壶来,斟了两盏清茶,将一盏轻轻放在娘亲手边的小几上。

这菊茶是用山中采来的野菊配上几味药材,新沏的还带着暖意,于她这般神魂失守之人,倒也相宜。

茶香袅袅升起,盖过了些许那股子腥甜味道。

慕廉在娘亲脚边坐下,两手交叠搁在膝上,嗫喏了半晌不知从何说起。

“娘亲,今日孩儿上山采药,遇到一件奇事,那山里头有株通灵草……”

清冷月华敲打着窗棂,那摇椅吱呀晃动,娘亲偏着头凝望远方,仿佛尘世万般纷扰都与她无关。

慕廉却不气馁,继续说道:“只是那通灵草有条大蛇守着,足有水桶粗细。当时孩儿心想,若是能得此草,便是与那蛇精斗上一场也值得。”

说到此处,慕廉的声音微微哽咽:“可孩儿险些丢了性命,那蛇精的尾巴抽在孩儿身上,疼得很……”他衣襟腰间下,藏着的是一道青紫的伤痕。

热茶渐渐凉了,空气中的茶香也淡去,只剩下少年低低的诉说声。

“差一点…差一点就见不到娘亲了。”

摇椅吱呀晃动。

月光下,摇椅晃动的幅度似乎大了几分。少年低下的头、模糊的视线、心中的委屈没有注意到这细微的变化。

那一瞬间,孩儿最怕的就是再也不能照顾娘亲,再也不能为娘亲梳头、煎药……

他抬起袖子擦了擦,声音愈发哽咽:“八年了,娘亲、整整八年,您都不曾与孩儿说过一句话。孩儿好想听听您的声音,哪怕…哪怕只是骂孩儿也好…"

“今日在山上,孩儿真的很害怕。可即便是在那般危急时刻,娘亲也不曾看孩儿一眼,不曾说一句小心…”…我差一点就死了啊。

少年的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般落下。

摇椅忽然不动了。

慕廉低着头,不敢看娘亲的眼睛,生怕在那双眼中依旧只能看到一片空洞。他擦了擦眼泪,正欲起身告退,却猛然感觉衣襟被拉住——

是娘亲微微颤抖的手。

他猛地抬头,不敢相信自己的感觉。

只见娘亲眼中竟泛起泪光,那双常年呆滞的眸子此刻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朱唇微微颤动,似要说些什么。

这是八年来,娘亲第一次主动碰触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少年心头一热,泪水涌得更急了。

“娘亲别哭,”慕廉连忙握住她的手,生怕这来之不易的温存稍纵即逝:“是孩儿不好,不该让娘亲担心。”

话未说完,却见娘亲的泪水忽地落得更急。

那泪珠一颗接着一颗,顺着她依旧姣好的面庞滑落,滴在两人相握的手上。

慕廉心如刀绞,顾不得自己还在抽泣,忙用袖子替娘亲拭泪:“娘亲莫哭,孩儿这不是好好的吗?”

见泪水擦也擦不完,慕廉便靠在娘亲膝上,轻轻哼起记忆中她常唱的小调:“月儿明,风儿清,娘亲抱着儿入睡,小船儿推开波浪荡荡荡,护儿周全入梦乡…”

这是娘亲在他小时候常唱的摇篮曲,那时她总会一边轻抚他的发,一边柔声哼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