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风云】第二章·朋党争锋朝堂抢人,园游夜宴将军奉酒(剧情,纯爱,后宫,无绿))(2/16)

场面上的话,鹿清彤和众

恭敬地听着,一一应是。

在完成了这些严谨而必要的典仪之后,真正的重戏终于来了。话题,自然

而然地转到了对这些新科进士,尤其是对状元职位的安排上。

只听天子赵佶语气随意地开问道:「众卿以为,朕该授予鹿状元何等官职,

方能不负其才学啊?」

他这话看似是在询问百官,目光却不经意地扫向了分列文臣首位的左右二相。

话音刚落,右相杨钊便立刻出列,手持笏板,躬身说道:「启禀陛下,臣以

为,鹿状元才思敏捷,文采斐然,堪为天下子之表率。不若授其翰林院修撰一

职,参与编修国史,既能发挥其长,又不失朝廷体面,正为合适。」

翰林院修撰是典型的虚职,与十年前那些进士的安排如出一辙,正是要将

鹿清彤当做花瓶供起来。这看似稳妥的安排,实则是想先将她纳自己的势力范

围,后再图他用。

杨钊话音刚落,左相严嵩便也紧跟着出列,他先是慢条斯理地瞥了杨钊一眼,

然后才对天子说道:「陛下,臣有不同之见。杨相之言虽好,却未免有些大材小

用了。臣听闻,鹿状元不仅文采出众,且刑名之事也身为通晓。依臣之见,不若

大理寺,协助审理天下刑案。如此,方能尽其才,为我天汉律法,注

清流。」

去大理寺便有实打实的实权职位,能够直接参与到案件的审理之中。严嵩此

举,不可谓不大胆,他这是要将鹿清彤直接推到风尖上,让她成为自己手中

一把对付政敌的利刃。

对于眼前这番景象,鹿清彤心中没有半分意外。

早在金榜放榜之后,她居住的江南会馆便门庭若市。两党的许多门生故吏,

打着各种「同乡」、「故」的名义前来拜访,送上的贺礼堆积如山,言语间无

不充满了拉拢之意。对于这些,鹿清彤一概婉言谢绝,礼物分毫不收,甚至有好

几次,为了躲避那些纠缠不休的说客,她不得不从会馆的后门偷偷溜走。

虽然她毫无为官的经验,但自小熟读史书,又得名师指点,「居其位,安其

分,不言,不妄行」的道理,还是地刻在心里的。尤其是对于党争,更是

教诲中一再强调的为官大忌。在没有摸清圣意,没有站稳脚跟之前,贸然站

队,无异于将自己置于烈火之上炙烤。

此刻,大殿之上,右相杨钊和左相严嵩各自抛出了自己的方案,他们身后的

党羽也纷纷出列,附和自家主帅的意见。只见严嵩一党中的御史中丞秦桧,引经

据典,盛赞鹿清彤的胆识,力主将其放大理寺历练;而杨钊一党的吏部侍郎贾

充,则立刻站出来反驳,强调子不习政务,翰林院才是最适合状元的去处。

唇枪舌战,你来我往,争论不休。

而武官的队列,则是一片缄默。天汉朝堂重文轻武,武将们向来不轻易参与

文官的党争,大多在明面上保持着中立。更何况,去年西南边境用兵惨败,先后

任太尉的司马懿和高俅狼狈下野,至今太尉之位都一直空悬,军方群龙无首,更

没有代表发言。

龙椅上的天子赵佶看着下面吵成一团的臣子,眉微微皱起,似乎也觉得这

个议题有些棘手。他挥了挥手,止住了秦桧和贾充的争论,大殿内瞬间安静了下

来。随即,他将目光投向了这场风的中心——鹿清彤。

「鹿卿,」天子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几分考较的意味,「左右二相,皆是

为国举才,言之有理。依你看来,你自家作何想法啊?但说无妨。」

皇帝竟将皮球踢给了她自己!

鹿清彤心中猛地一凛。这个问题,比刚才左右二相的争论更加凶险万分。无

论她选择哪一边,都意味着立刻得罪另一边。这看似是给了她自主选择的权力,

实则是皇帝在考验她的政治智慧。

此事岂是能自己说话的?

她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再次跪倒在地,将笏板高举过,语气无比恭敬且

诚恳地回道:「启禀陛下,臣乃一介新科举子,蒙陛下天恩,方得寸进。于朝堂

政务,一无所知。无论翰林修史,亦或大理评案,皆是为国效力,为陛下分忧。

臣不敢有半分私心,更不敢妄议朝政。臣之前途,臣之所向,全凭圣一言裁决!

无论陛下授予何等官职,臣必将鞠躬尽瘁,死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