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道】(四十三、四十四)(5/25)
只是这事成了雷鸣皇帝嘴里的炫耀资本,逢便说自己喝过天
露,更是指
名道姓的说,姜亦君的下面自己吃过,算得上她的第二任丈夫了。帝当时没有
表态,一切的嘲讽都被她记在心里。三年过后,姜国内平息,
帝以雷霆手段
血洗帝都,因株连九族被杀者达上万,先皇的弟弟也被
帝亲自出手格杀。姜
亦君以姜国皇子太小不易管理军国大事为由,亲自把控朝政,一年后正式登基,
从此姜国迎来了第一位皇帝,
称
帝。
一年后雷鸣帝国先皇驾崩,雷鸣周皇后的儿子继承王位,从此雷鸣和姜国走
上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道具。姜国自从帝执政后,大力施展改革,削弱地方军权
,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降低赋税,开设科举考试,给平民进权力中枢的机会,
如此一来极大的缓解了几年内造成的民不聊生,经济颓废的恶像。但此时的雷
鸣帝国,因为新皇好逸恶劳,好大喜功,造运河,修宫殿,选百妃。以此导致雷
鸣国力下降,财政不敷出。加上连续两年的洪涝,整个国家的气运瞬间被拉
低谷。
姜雷两国之争七年后,雷鸣帝国再次发动对姜国的战争,这次帝亲自出征。这次的结果和当初恰恰相反,姜国一举收复了七年前的失地,顺带还
迫雷鸣
签订不平等条约。本以为姜国会就此罢手,但小看了帝为夫报仇的决心,两年
后,也就是去年,姜国开始全国征兵,同时两国边界的驻军数量成倍增加。此时
姜国国力堪比华龙,朝中有官员谏言,正此国运龙腾之际不易动兵,劳民伤财,
于国无易。帝杀之后言「雷鸣弑我夫君,此仇不报,愧对皇宗烈祖,雷鸣败我
名声,此恨不解,终伤吾儿威望」。
帝的话很清楚,这仇必须报,一是因为雷鸣杀了自己的夫君,第二,雷鸣
的皇帝败了她的名声,这仇不报,以后儿子做了皇帝会被嘲笑。此话一出又杀
了谏言的官员,姜国的大臣心里也明白了,这仗必须打了。林将军是姜国的大将
军,也是此次出征的先锋。林将军并不觉得现在是打仗的好时机,毕竟姜国正是
蒸蒸上之时,经不起太大的风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两国之争,十室九空
,打仗没有胜利者,败的损失大点,胜的损失小点。
这一仗下来已经打了了如今的局面,姜国轻骑直指雷鸣中枢。雷鸣的皇帝是
个不折不扣的昏君,他的母亲虽然有心辅佐,但两国的况并不相同。周太后虽
然垂帘听政,可也仅仅起到个辅助作用,不似姜国的帝,完全把朝政把持在自
己手中。前不久帝派来一个姜国的太监,手里拿着
帝开出的撤兵条件。周太
后看过后勃然大怒,誓要和姜国不死不休,可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自己的儿
子和文武百官却退却了。周太后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希望一会姜国的太监把条件
提出来后,满朝文武和自己的儿子能知耻后勇,把这一仗继续打下去。
「姜国使臣到」一个尖细的嗓音从外面传来,只见一个胖胖的无须男子,一
脸傲气的走了进来。此正是
帝派来的太监文公公。文公公只是弯腰行了一礼
,然后便抬起一脸傲气的看着周围的雷鸣官员开
道:「不知皇帝召见有何贵
」。
皇帝傻傻的不知怎么说,这时站在最前面的老走了出来,「文公公,两国
之争于帝和皇上都无益处,不如坐下来谈谈,让两国冰释前嫌,往后互通有无
,荣辱与共,此乃强国之道」。
文公公年面带轻色的摇摇,「这事丞相不用告诉我,我管不了,
帝派我
来是提条件的,答应下来,停了战,自会有其他给你们商量大事。咱家一个没
毛的太监,哪里管的了军国大事」。文公公不痛不痒的一句话,惹得底下的官员
微微色变却无可奈何。如今姜国为刀我为鱼,就是不服又能怎样。
「文公公,说出你的条件吧」。帘后的周太后开道。
「哈,周太后不是都已经知道了」。文公公笑的看着帘后的皇后开
道。
周太后面色也沉了下来,脸上带着一丝屈辱,「这事哀家虽然知道却做不了
,还请文公公给下面的群臣讲一讲,我雷鸣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帝退兵。」
文公公心里一突,小眼睛打量周围一番,看着他们的脸色当真是不知道。
文公公犹豫了一下,既然周太开
了,若是自己不说定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