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送行(1/2)

汉初平元年十二月二十七,司隶弘农国,弘农县。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刘辩一早便离开了弘农城,此时已经到了城西十里处的务乡。

他行了十里,皇甫嵩、荀攸、华歆为首的弘农国众臣便送了十里,仿佛要一直能看到他,心中才能安心。

为了不给刘辩以“一路颠簸”为由拒绝京,董卓派了几辆天子的马车,专门作为他京的车驾。

当然,董卓在这其中还藏了一些坏主意,诏书中并未明言令刘辩乘天子车驾,若刘辩真的乘天子车驾京,董卓便有理由奏刘辩一本,什么“不臣之心、喜天子威仪”等等。

刘辩自然知道乘天子车驾必遭舌。

此行本就危机重重,他自然要小心谨慎。

于是,高顺率军引着无乘坐的几辆天子车驾在前,刘辩则乘一辆普通马车跟在天子车驾之后,后面还跟着三辆马车,一辆上坐着貂蝉和唐姬地贴身彼朱鹊,下一辆则装了一些用惯了的用品,最后一辆则是府中的厨娘。

这看起来,倒真有一点搬家的意味。

这一次长安,唐姬一定要陪伴在刘辩身侧,刘辩劝了一番,而唐姬却言:“我们夫妻一场,自然要同甘共苦。”

刘辩见劝说无果,便将唐姬带上,自然还有久未归家的貂蝉。不过,不知为何,貂蝉似乎知道要回长安之后,便有些闷闷不乐。

刘辩忙于准备京事宜,一心都在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突发况上,唐姬忙于准备行礼,一心都在保证刘辩在长安一应饮食起居的安全上。

都有些忙碌,自然没有注意到貂蝉的沉闷。

这一次出行,除了前面引路的高顺、后面压阵的张辽、左右护卫的董横、徐宁之外,还有一个额上烧伤的青年护卫。

正是守陵来宁。

一早,来宁突然出现在弘农王府外,让刘辩有些惊讶。不知道徐荣给来宁灌了什么迷魂汤,刘辩在洛阳时可是招募了来宁三次,都没能说服来宁。

刘辩问他为何来此?

他只是淡淡地言道:“徐将军言臣一生皆在此太过无趣,建议臣追随王上,到各地闯一番。”

“如今怕汝要是随寡被困在长安了。”刘辩闻言豪声大笑,令来宁跟在身侧,与董横一同护卫在左右。

现在,董横、来宁两各率一百卫士在车驾两侧行进,而徐宁则前后联络。

刘辩西行队伍身后,则是送了五里又五里的众臣,众身后,还有一众弘农城的百姓。

早在第一辆天子车驾进到弘农城之中,百姓之间便已传说:董贼欲召弘农王京,谋害弘农王。

自从刘辩主弘农城,弘农百姓生活益安定、繁荣,他的一系列政策都在为民生着想,大力发展农业,降低赋税,让弘农国百姓的子过得更好。

百姓们可不愿他们的弘农王去长安那个危险的地方。

于是,刘辩一出府,弘农百姓便将其车驾围住,哭诉道:“王上,请王上留在弘农。”

“王上,董卓要杀您。”

“王上,留下吧。”

刘辩知道百姓心意,心中感慨颇多,没想到他竟被如此戴。

只是,长安一行,他已避无可避。

“诸位弘农子民,汝等心意,寡已经知晓,然长安已来七道诏书,召寡进京。寡若是不去,恐战火会再次在弘农国内燃起。”言罢,他将身侧的几名百姓扶起,便上了马车,出了弘农城,尔后便撞见了来宁。

刘辩在马车中思起城门外之事,对于百姓的戴感到心满意足,他叹了一气,问外面的董横道:“崇武,可还有百姓跟随?”

“王上,似乎越聚越多。”董横仔细瞧了一眼,回道。

原来,刘辩这一路经过之处,闻信跟随者颇多。

刘辩见百姓越来越多,想到这样也不是个事,便令队伍停下,复又令马车掉行至弘农众臣与百姓面前,在唐姬的搀扶下坐起身,将门帘掀起,对跟随的众言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诸位心意,寡心已知晓,速速回去吧。寡不在时,汝等必要齐心,弘农便要仰仗诸位了。”

皇甫嵩、荀攸、华歆等来到刘辩车前,躬身道:“王上,臣等自当齐心协力,保弘农无虞。只是王上此去长安,一定要保重。”

身后的百姓也跪在刘辩车驾前,哭道:“王上,保重。”

尔后,荀攸将马礼唤到身边,耳语几句,又嘱咐董横、徐宁、来宁、张辽等保护好刘辩以及亲眷,便回身安抚百姓。

不一会儿,荀攸等辞别刘辩,言道:“王上且行,我等再送王上一程,待见不到车驾,我等与百姓回去。”

“寡不在,一切都有劳先生了。”

刘辩让唐姬将帘子放下,又命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