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节 嬴悝的漏洞(2/5)
一首传世名诗。
吕公先将宣纸捧给祭酒。
“请祭酒先品评。”
祭酒看完之后,面色愉悦,如饮美酒,然后默不作声,将纸张给学正,学正看完皱起眉
,也不做声,随时转给太史,太史看完,同样不做声。
三互相对视,分别点评。
“好事!”
“好诗!”
“好诗!”
三评价竟出奇的一致。
吕公脸上堆笑,马上将这首装裱好的词悬挂在墙壁上,此时墙壁上已经挂了四幅字。
第一首,祭酒当年写的《送徐太傅至十里亭》;第二首,《蓬蒿》;第三首,《林花词》;第四首,《明月词》。
将字挂好后,吕公又从盒子中拿出另一页宣纸。
“与《明月词》同时出现的另一首诗,出自江南四大才子之手。诸公请品鉴一二!”
吕公将那首明月诗碰到三位面前,三仅仅只扫了一眼,就将目光转向墙上,继续欣赏墙上的词作。
“但愿长久千里共婵娟……好词。此词至
至
!”
祭酒高度评价。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间……此词中颇有仙气!”
太史高度评价。
“有悲欢离合,月有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忠孝亦难两全,此词中有大智慧!”
吕公惊讶,这三竟然同时高度评价一首词,实属难得。可惜他没能得到词
墨宝,多次邀请,对方多次婉拒,或许应该登门拜访,吕公心中计议着。
见几品鉴新词,浑然忘记了刚才的争执,吕公又从盒子里拿出一幅字。请这些
品诗,自然不可能只有一首佳作。
“诸位看看这首《月神赋》如何?”
又是一首刘知易的作品。
……
同一首赋,此时还摆放在另一群的桌上。
怡红院,锁春阁中,一张宣纸在几个姑娘面前展开。
纸张从宜春院中传出,由芙蓉楼里一个姑娘带来。
芙蓉楼是教坊司青楼中排第一的名楼,与牡丹楼、芍药楼三楼并称教坊上三楼,乃是教坊司八大青楼中规模最大名声最大的青楼。而宜春院、怡红院、丽香院、浣纱院和洗翠院,合成下五院。上三楼和下五院,构成教坊青楼的高端,可这些年一直被玲珑楼这个私营青楼压制着,所以才有了联手选花魁的对策。
八大教坊青楼,都归教坊司管辖,因此内部互通,互通消息。其他青楼得到宜春院中传唱的名诗,一点都不奇怪。所以芙蓉楼的当家花旦得到这首诗后,立马邀请了上三楼其他两个姐妹,一起赶到怡红院商讨。
锁春阁的主,玉扣姑娘看完《月神赋》后,赞道:“果然是好文辞。花媚姐姐从何处得来?”
芙蓉楼花旦花媚叹道:“还能是哪里!”
玉扣猜测道:“宜春院?”
另一个姑娘点:“声势让宜春院占尽了。这花魁选下去还有什么意思?”
一夜之间,一首《月神赋》让怜月名声大噪,这还是官办青楼没有大张旗鼓宣传的况下,这让其他青楼的竞争对谁们压力重重,感觉继续下去,只是给别
做嫁衣裳。
玉扣笑道:“无格姐姐言重了。姐姐舞技,教坊第一,谁敢说花魁一定不是姐姐的?”
芍药楼花旦无格道:“玉扣。姐妹们来找你,不是让你说宽心话的。是让你拿主意的。”
最后一个姑娘接话道:“没错。花魁大会,最初以为玲珑楼的清影会是劲敌,可没想到半路杀出了一个怜月。借着一篇赋,声名鹊起。玉扣妹妹,咱不能陪太子读书,这次花魁大会,该如何应对?”
玉扣点:“红衣姐姐难为小妹了,小妹哪里知道如何应对。”
牡丹楼花旦红衣哼道:“姐妹们从小一起长大,谁不知道你主意多,休要谦虚。”
这三都是各家青楼的清倌
,还是最出色的当家花旦,今年是要参加花魁大会。她们跟宜春院的怜月和玲珑楼的清影,都是竞争对手。
花媚是芙蓉楼花旦,生的雍容大气。无格是芍药楼花旦,如其名,娇柔无骨,舞技十分高超。红衣是牡丹楼花旦,一身红衣,热烈如火。
三之所以来找玉扣商议如何对付清影和怜月,是因为她们跟那两个
都不是同路。清影所在的玲珑楼,是私营青楼,清影是楼里妈妈王团儿自小养大的养
。怜月所在的宜春院是官办青楼,怜月是罪官之
。而花媚、无格、红衣和玉扣四
,则是彻彻底底的教坊司
子,祖辈都是乐籍。相比清影是王团儿从小买来养起来的,怜月是父亲获罪被罚
教坊司的,她们是那种百姓
中“生男为
、生
为娼”的世世代代的贱民。
这些教坊司乐籍,户世代在教坊司,从说话起就送
教坊司学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