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惊闻水患(1/2)
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当淮南水患传到李元瑷耳中的时候,他并不在杭州,而是泉州。
现今的泉州已经大变样,随着海运的通行,东南亚诸国商
已经开始在泉州开店
驻,倭国、百济、新罗的商
亦随着航线的确认,安全系数的提高,往来于两地港
。
这经济利益的提升,自然会吸引一批又一批的
向泉州搬迁,以图更好的发展。
就如李元瑷说的,有些顽固的不愿意迁徙,固执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必强求。
这时机一到,他们是不得不搬,而且还会悔不当初。
李元瑷设计泉州的时候是根据后世的居住理念设计的,医馆、学堂、市场、住宿一环连着一环,住的要多舒适有多舒适。只要有
就根本不愁
住。
原来搬迁,住房朝廷有补贴,现在条件差一点根本就没有资格进市中心。
这经济的发展说难不难,说简单又很简单。
只要经济好,有足够的就业空间,自然会有
闻风而来。有
就有发展的价值,也有经济基础,环环相扣。
依托海运,泉州已经成为了大唐最大的经济港
,税收冠绝江南,比之现今的苏州都略胜一筹。
主要还是李元瑷把棉花种子分享出去了。
这也是莫可奈何的事
,棉花的利益已经为大唐诸地知晓。
江南不可能长期垄断,江南已经吃饱了红利,也该让利给其他地方。
苏湖这风水宝地真全用来种棉花,朝廷非急眼不可。
这失去了棉花的垄断,经济不可避免的有所下降。
这些也都在预料之中的,早在五年前,李元瑷、刘仁轨就料到有此一招,事先做了准备。
以苏绣为底,缝制高档棉衣,棉被,甚至新婚衣被,形成一套产业。
即便将棉花种子分出去,大部分还是给苏州商
回收。
无法垄断固然给苏州照成了一定的损失,却便利了天下
,苏州的纺织业开始撑起了半片天,经济行事并未受到影响。
李元瑷离开杭州是为了迎接真腊国的驸马
法瓦尔曼。
与华夏传子不传
的习俗不同,真腊国对于王位的继承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儿、
婿只要是直系亲
都有继承的权力。
驸马
法瓦尔曼在真腊国是出名的仁德之主,公认的下任真腊国国王。
自从大唐与真腊国签订粮食贸易往来以后,两国的关系直线上升,进
了蜜月期。
真腊国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雨、旱三季,没有春夏秋冬之分。
这独特的环境,加上湄南河沿岸土地丰饶,让真腊国拥有一切成为农业大国的条件。
只是这个时候的真腊
不足,粮食需求不大,白瞎了如此风水宝地。
自从大唐开海成功,加
了与东南亚各国往来,真腊国的大米立时驰名江南。
面对大唐似乎无上限的采购大米,真腊国经济成倍增长,开始大肆鼓舞百姓耕种,以向大唐出
粮食,换取各种奢靡的生活用品。
法瓦尔曼负责与李元瑷做友好往来,近年来时常跨海而来,名义上是
流感
,实际上却是吃喝玩乐来的。
真腊除了大米有着先天
的气候优势,其他哪里比得及大唐?
真腊的大米为进
,为大唐减去了不少的粮食压力。
尤其是李治即位后,便如走了霉运般,年年皆有大小天灾。
朝廷又是免税,又是赈灾,若无真腊大米的支持,粮食供给将会出现问题。
李元瑷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历史上陈硕真会造反。
尽管李治即位,以休养生息为主,可连年天灾还是给朝廷增加了不小的负担。历史上的江南的
况自然更加恶劣。
故而对于
法瓦尔曼,每次他来江南,李元瑷都亲自迎接作陪。
这种能够双赢的邦
,值得用心维护。
见
法瓦尔曼撑着伞的身影出现在船
,李元瑷大笑道:“瓦尔曼驸马说好八月一起到秦淮……”他忽然瞧见
法瓦尔曼身旁多了一位穿金戴银的拥有小麦色肌肤的
子,立马道:“
场打马球的,怎么迟了几
?”
法瓦尔曼高声回应道:“我夫
也想看一看大唐盛世,故来晚了,还望恕罪。”
李元瑷从他的语气里听到了一丝丝的感动,哑然失笑,估计是这位妻管严每年都要过境三四次,已经引起自己老婆怀疑。
官船靠岸。
法瓦尔曼与真腊公主一并上前行礼。
“见过吴王!”
李元瑷是天朝上国的亲王,地位等同藩属国国王,在
法瓦尔曼没有当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