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零三章 喜欢做官(1/4)

今时不同往。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许孚远,周汝登先后在灵济宫登坛讲学,学徒云集,规模更胜于当年。

许多大儒都能以在灵济宫讲学为荣,以往主讲灵济宫都是理学,心学大儒,而今却有些百花齐放。

前几杨起元在灵济宫讲学。这杨起元是万历五年进士,师从罗汝芳,大悟命之宗,但他却不是王学门,而是会通各家杂说。

他讲学时可谓盛况,有近千举之多。

但杨起元之会却不如今,今这会者有两千之多,不少读书都听不见,只能够远远的坐着。

林延穿着常服,来到庐搭盖的棚子下,没有知道他的身份,至于徐火勃,袁可立也是随同林延来此旁听。

等了一会,就见一辆牛车缓缓行驶而来,牛车上正立着陶望龄。

这坐牛车也是魏晋遗风,也是灵济宫讲学的规矩,而陶望龄一身宽袍大袖,牛车稍停时他即上跃下,并作三两步地登上讲坛。

陶望龄此举似有些嫌牛车太慢,与大儒的从容不迫颇为区别。

四面嗡嗡之声响起,林延本以为举子们会惊讶他的年轻,或者是他的并非官员的身份,但事实上并没有有任何异议。

陶望龄登上讲坛,目光扫视后,先向四面一揖道:“诸位有礼,在下会稽陶望龄,素来习儒略有所得,今道来。当今之世,学派甚多,不少都趋于流俗,今心学盛行,便去学心学,他理学盛行,就一并去学理学,又一谈玄,又改作一道,内心没有定见,只作顺波逐流。”

陶望龄一言,在林延听来可谓气不小,这话说得太满,很容易得罪。但是讲会就是这样,你的言辞不犀利,不足以动,一开始不抛出观点来,很多没有兴致就走了。

特别是灵济宫讲学,这里多是举,层次极高,他们寒窗多年胸中都是有真才实学,他们容不得你娓娓道来,一来就是要上货。

陶望龄道:“不说其他,儒学就有八派,有说我从心学,那心学也有七派,大的分作两支,一派作本体,说本体重要,一派作功夫,说功夫重要。”

在场不少举子都是来自大江南北,其中应天的读书不少,对于当初陶望龄与焦竑论道时,说的从本体到功夫,再从功夫到本体都已是大体知道。

“而今王学本体颇盛,然而功夫实落了下乘,本体不崇思辨,已并非我儒学正宗。”

陶望龄这话一起,众读书都是骇然,这话将王学里的王畿一派,等于尽数打倒了。

不少欲起身辩论,但几个从南方来的读书都拉着对方衣袖坐下道:“听下去再说!”

见下面读书骚动,陶望龄又道了一句:“至于功夫派,崇功夫而黜本体,似心学而非心学。”

好了,众反而平静了。

徐火勃道:“老师,周望之言等于将王学两派都是开除了儒家门墙,若是他今不能自证其言,那么天下读书就会攻讦我林学。”

林延却不以为意笑着道:“阳明先生当年言过,这近溪先生(王畿),绪山(钱德洪)先生两派可以互补,但如何互补他却没说,今正好可以听周望说来。”

但见陶望龄道:“陶某承学功先生之教,只听先生说功夫,却不见先生说本体,先生当年不答,陶某觉得有文王望道而未见之意。”

“陶某今在此说,功夫与本体相辅相成,严滩问难时,阳明先生点明,从本体至功夫,有心处具是实相,无心处具是虚相。从功夫到本体,无心处具是实相。从功夫至本体,无心处具是实相,有心处具是幻想。”

“我曾举例,若睡觉,闭眼躺床是功夫,但闭眼躺床就是睡觉吗?其实不然,要睡需心无杂念。越存睡之心越睡不着,反而是无心睡倒是睡着了,这就是从功夫到本体,无心处都是实相,有心处都是虚相。”

这些话在南京时,众读书已经听过了,眼下陶望龄再讲一遍,不少仍有不少领悟。

至于第一次听的更是如醍醐灌顶。

“所以很多弄错了无心与功夫,其中近溪之学即是如此,此学如同告诉众睁眼站着就可以睡。”

听到这里,众都是笑了。

“诚然功夫处,也就是累到极致,站着睁眼也能睡着,但是对于常而言,实在太难了。故而阳明先生有言,非利根者不足以学。”

“然而绪山之学又错在哪里?这如同告诉要睡觉,只要用力于闭眼,致于床具,舒适于床榻,四周一点杂声也听不到,做完这一套功夫后,努力存着念,想睡就能睡着一般。”

听了又是大笑,笑后都觉得,不正是如此吗?

钱德洪当年与王阳明说,心体原来无善无恶,今习染既久,觉心体上见有善恶在,为善去恶,正是复那本体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