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魏氏经济学(一)(2/2)
处购买一些。饶是这样,每年若是不从大陆上再劫掠一些粮食、牲畜回来的话,恐怕依然难以养活所有
。
当然自从东岸
击败朝鲜占领济州岛、釜山港后,粮食紧缺的状况得到了一些缓解。依照目前的开垦力度来看,再过个五六年,也许就能彻底解决粮食问题了。但五六年的时间何其奢也,有这时间怕是满清都打到四川云贵了。
“还是必须扩大
数量。”魏博秋抽了一
烟,狠狠地说了一句:“沿途各个殖民地都在有意无意地截留
,黑水地区也有必要这么搞了,就先从大泊搞起。大泊这种重要的商埠至今竟然没有城墙,也没有像样的永固码
和海防炮台,这搞什么搞?今年就先截留个几千
来修基建。还有就是,现在和
本松前藩搞的山丹贸易越来越繁荣,去年全年的贸易额已经突
了七万余元。满洲地区的马匹、优质皮革、兽脂、药材是
本
急需的商品,而我们转售的东岸商品更是每次都让
本
抢购一空,看样子今年的贸易额达到八九万元不成问题。另外,我们从大陆抢来的茶叶、丝绸和瓷器之类的东西,本土给的购买价实在太低,还不如多截留一些卖给
本
呢,那样我们更有赚
。”
听到自己的老师这么说,陈硕有些默然无语。这里面哪一项没有踩执委会红线的危险?真要这么做了,只怕政治风险很大啊。不过执委会也真是的,既然让老师来盘活黑水地区的经济,但又限制了这么多条条框框,那还让不让
活了?执委会这么搞,只能说明执委会内部自身也很矛盾啊,既希望黑水地区自身的造血能力起来,但又不愿意看到黑水地区发展得过于强大,真是令
无语。
“不用太过纠结了。”魏博秋转身看向自己的学生,笑着说道:“没多大事,执委会既然赋予了我全权,我自然有一定的自由度。大泊地区的建设必须提上议事
程,清理航道、修建灯塔和永固码
、修建砖瓦
窑、新建大量过冬房屋、开垦更多荒地,这些基建项目必须走在前
。这些完不成,很多工作都没法开展。当然了,目前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扩大财源,这一个靠回收士兵手里的货币,另外一个靠贸易。两条腿走路,并行不悖,而且从长远看来,贸易对我们的影响更大。”
“与荷兰
的贸易是否也可以进行扩大?毕竟他们手
掌握着我们急需的大量粮食。”陈硕这个时候提问道。荷兰
刚走没多久,他们之前来
付大米的时候就曾经很直白地问过魏博秋,东岸
是否能够向他们出售大量的
,当时魏博秋一
答应了,因为济州岛上还有三万多朝鲜
呢,正好出售给荷兰
换取宝贵的粮食。
其实荷兰
缺少
并不是秘密,他们在南非、东印度群岛需要大量的
来开拓新的香料种植地。比如在南非,他们听说明国农民非常善于种地,因此他们的
达维亚高等法院就流放了大量散居在他们控制区内的明
到开普敦,为他们种植粮食水果。
开普敦当地引进了这些农民后发现他们勤劳温顺,非常好使,因此继续请求
达维亚流放更多的明
过来。但
达维亚那边自己
手都不够呢,哪有多余的给南非?不过这样一来,从明国大量引进
开发自己的殖民地就上了荷兰
的议事
程。而且恰好此时荷兰
想要开发
迹罕至的摩鹿加,这需要的
手就是海量了,因此他们动了向东岸
购买
的心思,因为他们听说东岸
在大陆上捞
很有一手。
“可以扩大,荷兰
需要什么就卖给他们什么,我们只需要他们的粮食这一种货物。”魏博秋理所当然地说道:“不过从短期内看来,我们怕是只有
能卖给荷兰
了。嗯,这事得抓紧办,我要去一下济州和釜山,尽快落实此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