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勣传!(7/9)
洛阳后,单雄信被俘,将要处死。李绩请以自己的官爵赎雄信之罪,李世民不准,他哭着对雄信说:“平生誓共为灰土,岂敢念生,但以身许国,义不两遂。虽死之,顾兄妻子何如?”因用刀割下一块,请雄信吃下,说:“示无忘前誓。”
在处死窦建德不久,唐高祖又征调窦建德旧将长安,原旧将惊惧不安,于是刘黑闼又串通李密旧将兖州总管徐圆朗起兵反唐。河北各地窦建德旧将及豪右多杀官吏响应,一时发展到数万
,声势浩大。刘黑闼攻陷了冀州,进
宗城(今河北威县东)。时李绩任黎州总管,屯守宗城,抵挡不住,欲退保洺州,途中遭黑闼追击,步兵五千
,皆没于阵,李绩幸免于难。李世民奉命讨伐刘黑闼,双方对峙于洺水城。李绩率兵
近黑闼勇将高雅贤营垒,杀高雅贤,攻
其营(参见洺水之战)。在平定刘黑闼后,李绩又奉命进击徐圆朗。唐军乘胜而进,徐圆朗连战失利,最后弃城夜逃,为
所杀,“其地悉平”。
武德六年(623),李绩又随从李孝恭、李靖讨伐辅公祏(参见唐灭辅公祏之战)。他率步兵一万,渡过淮水,一举攻占了寿阳(今安徽寿县)。公拓之将陈正通率兵十万驻守梁山,派其大将冯惠亮率水军十万,把大舰锁连江中,以阻断水路,还于江西筑造营垒,分守水6要道,以阻止官军。李绩率军攻
其营垒,惠亮单舟逃走。李绩乘胜进击,正通兵溃,逃回丹阳(今江苏南京)。辅公祏见全线崩溃,遂丢弃丹阳城,连夜逃去。李绩“纵骑追之于武康,江南悉定。”
武德八年(625),东突厥颉利可汗屡次掳掠并州一带,高祖命李绩为并州行军总管,以抵御突厥。唐太宗即位后,拜为并州都督(治太原)。并州是唐朝的发祥地,又是北方的门户,军事要地。从此由李绩开始经营,独当一面。
李绩知善任,举贤荐能。早在瓦岗时,常与魏徵、高季辅、杜正伦等才能之士
往频繁,他一旦发现
才,“即加礼敬,引
卧内,谈谑忘倦,”经他引荐的,后多位至通显,当时
称其有“知
之鉴”。在他镇守并州初年,张文瓘以孝悌闻名,明经及第,补为并州参军。李绩见文瓘一表
才,曾称赞他为“今之管(仲)、萧(何)”。一次李绩
朝,文瓘与同僚二
为他饯行,李绩分别赠给那二个同僚佩刀与玉带,而对文瓘却一无所赠,文瓘不解其意,心中疑惑,李绩遂解释说:“子无为嫌。若某,冗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力引荐,高宗朝张文瓘位至宰相。
贞观三年(629)十一月,突厥再次寇河西。诏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十几万大军出击(参见唐灭东突厥之战),以李绩为通汉道行军总管,从云中进军,在白道与突厥颉利可汗兵遭遇,大败突厥兵。颉利可汗派使者请和,太宗派鸿胪卿唐俭出使突厥。李绩与李靖一起议论军事,认为颉利可汗虽然兵败,
马尚多,若进
碛中,与九姓互保,道路险阻,难以追及。今唐俭在那里,防备松弛,我军若迅速出击,突厥必不战而降。这一策略正和李靖不谋而合,他高兴地说:“公之此言,乃韩信灭田横之策也。”果然,李靖袭击颉利可汗牙帐,颉利可汗欲逃
碛中,李绩早已屯军碛
。颉利可汗前进受阻,后有追兵,其大酋长率其部落一并投降了李绩。李绩俘虏五万多
,胜利而归。
李绩镇守并州凡十六年,令行禁止,四夷宾服,号为称职。贞观十五年(641),征为兵部尚书,封英国公。唐太宗有感触地说:“隋炀帝不解
选贤良,镇抚边境,惟远筑长城,广屯将士,以备突厥,而
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绩于并州,遂得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岂不胜数千里长城耶?”
李绩尚未赴京就任,薛延陀真珠可汗乘唐太宗君臣东封泰山之机,纠合同罗、回纥等族军队二十万,穿过漠南,袭击已归降的突厥,俟利苾可汗抵御不住,率部落进长城内,派使者告急。太宗立即调兵遣将,反击薛延陀。新任兵部尚书的李绩为朔州道行军总管,率步兵六万,骑兵二千屯守羽方。
十二月,薛延陀可汗之子大度设率三万骑兵近长城,适遇李绩率唐军赶到。大度设见尘埃冲天,兵威强盛,望而生畏,遂率其众从赤柯泺北逃。李绩从部下及突厥兵中选
骑六千,由直道拦击。他越过白道川,于青山与薛延陀军相遇。大度设整军迎战,列阵长达十里。突厥兵先出战,结果败下阵来。大度设乘胜追击,恰好李绩率军赶到。薛延陀万箭齐
,唐军马伤亡很大。李绩命骑兵下马,手执长槊,一直朝前猛冲,薛延陀溃不成军。这时,副总管薛万彻又及时赶到,夺取了薛延陀战马,唐兵合力冲杀,斩首三千余级,俘虏五万余
(参见唐击薛延陀之战)。大度设狼狈北逃,到了漠北,又遇上了特大
风雪,“
畜冻死者什**”。
唐军反击薛延陀大获全胜,其使臣回国时,唐太宗教训他说:“吾约汝与突厥以大漠为界,有相侵者,我则讨之。汝自恃其强,逾漠攻突厥。李世绩所将才数千骑耳,汝已狼狈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