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2/7)

丫鬟,你家总得像个样子吧!”

何老道连连说是,他在想,只要有了钱,谁都会摆谱。

肖老汉动情地说:“艳华是我的老闺女,父母的小棉袄啊!家里都宠惯她。可以这么说,比你有钱的求婚者不在少数,都被我拒绝。你可要知道,凭你家那点儿财力,根本配不上。我是看中你们爷俩的诚实,觉得你家荣普可以信任。丑话说在前,我把闺女托付给你家,你们可要善待她,如果对她不好,别说我不客气,三千块现大洋立刻还给我。”见何老道听得认真,肖老汉把话往回拉:“话又说回来,还是老一套,嫁鸡鸡嫁狗随狗,艳华嫁过去,就是你们何家人,以后遭罪享福都是你们何家的事。但是我敢说,艳华是一个本份的女孩子,给你家带不来光彩,也不会污了你家的门风。在我们庞妃庙镇,最崇拜贞洁烈女,村头的烈女碑就是见证。女人看重的是守节,宁可饿死,也不能对不起男人。出轨和跳槽被看做伤风败俗的事情,都会受惩罚,重者受家刑而毙。”肖老汉见何老道端着茶杯想事情,他岔开话题:“这人老了,嘟囔个事儿就没完,净说些没用的。我这人性子急,爱直来直去,我问你,你打算啥时娶亲?”

何老道回答:“越早越好。”

肖老汉笑得爽朗,话也敞快:“我派人和你一起走,把钱带过去。你就置办吧。如果做得不像样,我家艳华不会嫁过去。”

何老道用肖家借给他的钱买了丰厚的聘礼送过去,把原有的三间房翻盖成五间正房和三间下屋,院墙加高到两米,两扇过寸厚的木门刷上红漆,雇二木匠打制红松大木柜和水曲柳木的大梳妆台,准备好四铺四盖,置办齐全接亲所需的各种用品。

娶亲的前一天,何家就张灯结彩,请刘宏达写了多张双喜字,又请八先生写了对联。大门上的对联是这样:尊古训男勤女贤家业兴旺,树新风夫唱妇合世代幸福,横批是老一套,写的是:天造地合。

刘有权看到何家把婚事搞得如此排场,心里发了慌,急忙到账房去理帐,忙活一宿,说了句“物清账平”。他在舒口长气的同时又生感动,感到何老道是个非常难得的管账先生和值得信任的人。刘有权咬咬牙,到何家写了三十块现大洋的礼单,又允许周云领着十几个年轻人帮何家去接带着陪送丫鬟的新娘。

何荣普骑着高头大马走在婚车前面,不知是激动还是其他原因,刚进村就从马上栽下来,写着双喜字的大红花跌到马文手里。

马文也来帮忙接亲,他没扶摔下马的新郎,却捧起带有喜庆性质的新郎用品。

人揣测不吉祥,但也看不出不吉祥在哪,何荣普虽然摔得直晃头,肖艳华没有半点嫌弃他。

如蜜如漆的日子过上没一年,不吉祥的事开始显现。肖艳华的丫鬟过不惯落差越来越大的生活,又因青春萌动,到井边洗菜时被一个过路汉子领走。亏得丫鬟娘家没近人,后来又知道下落,不然,何家就要摊上一场倾家荡人命官司。

何家没摊上官司,肖艳华的娘家却没幸免。由于肖老汉的生意对手勾结上日人,肖老汉在一夜间成了被告,他几次上堂,几次败诉,满身的正当理由在满洲国的法官看来都是罪证。肖老汉心力交瘁,回到庞妃庙村,他的高墙大院已经被别人占有,和他一起生活的大儿子也被逐出。

肖老汉的大儿子在村边盖了两间土房,把肖老汉接进家,肖老汉看不惯儿媳的脸色,挖了一个地窨子住下来。他变得贫困,唯一的指望是何老道借走的三千块现大洋,肖老汉不想要,而何老道提出还。

何老道先把肖老汉老两口接进家,紧接着变卖土地,有人看中村西南那块田地,肖艳华出面制止。

她对公公和丈夫说:“这块地是爷公用血汗换来的,也是咱家的根本,日子苦可以煞一煞,不能卖掉它。”富家出身的媳妇如此勤朴和懂事,让何家父子极为感动。留住了祖宗的土地,何荣普也对媳妇倍加呵护。

肖老汉在何家住了一段时间,何老道把他送回庞妃庙镇,帮他父子盖了四间土房,又用卖地钱在庞妃庙镇给肖家置办了土地。肖老汉没了往日的风光,倒习惯平静的生活,他还干得动,却厌烦生意场上的争斗。不做买卖,帮儿子照看家,在园子里种些菜,自给自足。孙儿绕膝,过得非常幸福。

何家还剩村西南的一块地,由何荣普一个人耕种,肖艳华打理家务,日子过得去。又经几次洪水,何家只剩三间平房,生活变得拮据。为了养家,何老道仍然给刘有权当管账先生,何荣普也给刘有权打起短工,和他一同做短工的还有马文,长工周云领他们干活。

周云出身贫苦,艰难的成长过程不但磨练出他那强壮的体魄,也锻炼成非常坚强的性格。他十六岁做长工,十八岁就给刘有权当打头的,挣两个人的工钱。

那年夏天,是麦子成熟的季节,天上没有一片云,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天气干热,正是收麦的最好时节。按照当地的习俗,收麦前东家要给伙计们蒸馒头,杀肥猪,而且猪肉管够吃。虽然这样好的伙食一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