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节(5/7)
你的行动。”
“吕书记,我一定站稳无产阶级革命立场,现在就揭发他。我爹那个老王八犊子,偷过队里的马料,作风还有问题,总想调戏革命烈属。”
吕希元脸上掠过一丝笑,盯着孙胜才说:“你揭发的问题我先记着,现在,看你站在哪个阶级立场,如果和革命派领导一条心,你爹的问题可以不纠。”
孙胜才重新站直,大声说:“吕书记你放心,我孙胜才一定当坚定的革命者,忠于**忠于党,听领导的话,吕书记指向哪里,我保证打向哪里!”
吕希元把话转正题:“中央文革和**同志都指示我们,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咱开拓区谁最有权?是郑书记。你既然想当坚定的革命者,就应该贯彻执行中央文革的指示,发扬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大无畏
,和我们开拓区的走资派进行坚决的斗争。”
听吕希元让他和郑书记做斗争,孙胜才还真的犯了难,他说:“这个郑老本来矿上时间短,又官僚,不接触群众,找他政治问题,我不知从哪下手。”
“官僚就是问题嘛,他还有很多问题,就看你想找不想找?”
孙胜才把脑袋往吕希元跟前凑了凑,挤着小眼睛低声说:“吕书记,你说几条,我孙胜才都给他宣扬出去。”
“我是他的副手,从革命工作的角度看,在背后说他坏话不太好吧?这次文化大革命,正是锻炼革命群众的时候,也是你经受考验的时候。还是哪句话,叫做无完
,想找一个
的毛病还不容易?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观察政治死角,要采取上纲上线,只要跟着中央文革的步子走,勇于站在运动的
,就没有办不到的事
。”
孙胜才按吕希元的意图给郑书记贴了很多大字报,字不是一个写的,也都歪歪扭扭,语言也不通顺,但每句话都往政治上拉,而且敢签上孙胜才的大名。
在吕希元的唆使、孙胜才的带动下,铺天盖地的大字报向郑书记压下来。就在这个时候,革命的群众组织分裂成两大派,也许是郑书记忿恨那些造谣惑众的“革命者”,他采取不抵触,不参与的态度,不支持开拓区的任何一派群众组织,当了一名“逍遥派”。
开拓区的运动脚步,和全省乃至全国的运动大气候紧密相连,省城组建了革命群众联络站和工大三八一两个完全对立的群众组织,简称省联和八三一。清河市紧随其后,出现了清河市革命联合委员会和红色工联合委员会两大阵营,简称清联和红工联。清河矿的群众组织不但效仿而且各找依靠,一派攀上清联,另一派则成为市红工联的下属。不论是省里还是市里,哪一派都有大
物在
纵,所谓“站队”,就是看大
物的真正实力,选择依赖和保卫他。省联的大
物是清联大
物的老领导,清联很自然地和省联站到一起。跟呼风唤雨的省、市造反组织相比,吕希元在开拓区只能算小打小闹。为了适应风起云涌的革命大
流,吕希元统领包括鲁卫军、孙胜才在内的骨
力量投奔清联,余下的革命群众被一个叫王金国的小
收编,成为红工联的一部分。
矿里的群众组织各保其主,红工联偏向矿长,矿清联保护党委书记,把斗争矛直指粟满。而红工联的势力相对较弱,粟满经受的折磨要比书记多一些,经常被各采区巡回批斗。
没有揭发出“郑老本”的实质问题,吕希元只有让他靠边站,“郑老本”侥幸没进“牛棚”。一段时期,吕希元掌握开拓区的生杀大权。
由于多方面原因,吕希元肆无忌惮地刁难粟满,欲置粟满于死地而后快。开拓区批斗粟满的次数最勤,把粟满打得最重,这样做也提升了吕希元在革命运动中的声望和价值。
这次在开拓区举行的联合批斗会,批斗的主要物是粟满,还有一个
叫牛思
,他是矿中的校长。在红工联的强烈要求下,党委书记也被押来,他只是个陪衬,矿清联让他做做样子。
批斗会的台子搭得非常气派,为了吸引更多的群众,把它搭在矿门前的广场上。台子三尺高,六十尺见方,全部使用两寸厚的木质跳板,用板皮搭棚,棚上覆盖苇席,左右和后面被帆布围着,台子的后面做了隔层,把被批斗的各类分子先圈在里面,其中也有受清联保护的党委书记。
台上两边各站四名手持镐把的造反队员,他们在三十岁左右,都佩戴学生样的红卫兵袖标,各个体格健壮,凶般地怒视台下。台前上方是红色横幅标语,上书:《批斗反党分子粟满、牛思暨革命群众献忠心大会》,竖写的条幅在台前飘动,靠两边的宽条幅较固定,红底黄字,左边是:敬
的伟大领袖**万岁、万岁、万万岁!右边是:战无不胜的**思想万岁、万岁、万万岁!其他都是花花绿绿的条幅,有打倒粟满、牛思
的革命
号,也有打倒党委书记的激烈言辞,有的条幅为革命行动叫好,也有批判“郑老本”不积极革命的标语。矿清联和红工联互相攻击,都指责对方保皇,宣称自己是最最忠于伟大领袖**的革命造反派。
吕希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