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2/2)
,又尊贵。低小,是指辈分而言,尊贵,则是因为身份。肖如玉是这个家里的老小,全家都很宠她,所以,邓一群的地位也就特殊起来。但是,邓一群更
地知道,在这个家里,他依然是个“外
”。他所有的一切都不敢造次:小心地同未来的岳父岳母说话,小心地帮他们做事。厨房的排油烟机坏了,他会主动去修理,下水道不通了,他也会主动地去疏通。有时候他明知自己修不好,但他的这种态度让肖如玉的妈妈感觉很高兴。她觉得这个农村出身的
婿非常勤快。在一个家庭里,“勤快”是非常重要的。
他慢慢地得到了岳母的喜欢。他的衣服真正穿得像个城里了,吃饭咀嚼的声音也不那么响了。在院子里,碰到那些年龄长的,能够大方地主动叫
了。而过去他是不那么喜欢叫
的。这是个缺点。
邓一群知道这个家庭真正接纳他是从那天晚上留他在家里过夜开始的。过去他经常到这个家里来玩,但玩得再迟,也要回到自己的宿舍去。天气寒冷之后,肖如玉不再和他到公园里去了,也不再去他的宿舍。她家的条件自然要比他那里好得多,一般都是他到她的家里来。那天晚上,他在肖如玉房里玩得很迟,大概已经是十一点了,而外面冰天雪地,寒冷异常。他在单位的宿舍离她们家有很远的距离。那时候他们正躺在被窝里亲热。她的小房间里开了空调,非常温暖。他说外面太冷了。她说,我去跟妈妈说,让你不要走了吧。他问:“行吗?”她笑一笑,说:“让我去问问看。”不一会她回来了,满脸的笑容,说:“好了。”
“你妈没说什么?”他惊讶地问。
肖如玉说:“我妈说了,这么冷的天还回去什么呀!”
邓一群问:“你爸爸……要紧吗?”
她说:“他才不管这些事哩。”
“那你和我睡一起吗?”邓一群问。
她说:“不,我要去和我的妈妈睡。”
那个晚上他们做了。那是他们第一次在肖如玉的房间里做
。家里的
都睡下了,没有
会注意他们。也许只有她的妈妈能猜到点什么。肖如玉身体的皮肤不像葛素芹那样白,
房倒是比较丰满,但却不像葛素芹那样紧。由于他过去没有发现她流血,所以他内心里一直怀疑她并不是处
。怎么可能会是处
呢?像她这样的
子,肯定在同他恋
之前,就被别的男
过。然而他又能怎么样?葛素芹倒是处
,可是他能够娶葛素芹吗?
葛素芹给他来了信,说她请了在同那个建筑单位打官司。她觉得那个单位应该赔偿她弟弟的损失,但那个单位却拒绝她的要求,说她弟弟不受劳动法的保护。劳动法只适用中华
民共和国的工
阶级,而不适用于农民。这样的道理当然说不过去。邓一群觉得葛素芹这个官司在道理上一定能赢,但她要赢得这一切却并不容易。中国的很多事
都不是能一句话说通的。本来他想给她回一封信,但后来拖了好长时间,却终于又没有回。
肖如玉做的时候紧闭着眼睛,一声也不吭。她的
房抓在他的手里绵绵的。她的
房也被别
这样抓过,是谁?是过去有次同她跳舞的那个赖培养?还是别的什么男
?他也做过别
,做过林湄湄,做过葛素芹。想到这里的时候,邓一群感觉心理上有了点平衡。肖如玉会成为他的妻子。
和婚姻是不同的。在阶级社会里,婚姻是被打上
的阶级的烙印的。这话是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说过的。
在她的家里,一个省城的高级部家里,在一个温暖的房间里,在一张温暖的床上,他一个农民的儿子,骑在城里
子的身上,而当他撞击她的时候,她是那样地柔顺。这让他感到了自己的力量。由
,他联想到了自己的出身,突然就有了新的自信。他感到了一种特别的快意。
没有什么与他真正可能得到的相比,她的处身份并不重要。邓一群想。他在报纸上看到,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谁要是娶了一个处
为妻是很没面子的事。现在已经是九十年代了,旧的
观念应该废掉。她
我就行了。她
我吗?他在心里问自己。是的,她
。她
我什么呢?他想不出来了。
我并没有什么好值得她的。那么是什么使她选择了我?最好的解释,就是我们都已经是大龄青年了。他在心里说。
在现实面前,必须学会选择。事实会告诉我选择她是对的。邓一群想。
一旦我娶了她,对我的发展会有好处。除她,我还可以找到什么更好的子呢?回到老家以后,
家也再不敢小瞧我了,都会很羡慕我娶了这样一个高贵出身的
为妻。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他必须这样做。
面对现实选择现实,这是一个现代最重要的品质。他这样对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