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法国采访】(为盟主“老王真的短又小”加更)(1/2)

酒会开始,有有脸地中外宾客们,都在端着酒杯四处走动。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勒特做为这场酒会的起者,他走到群中央举杯说:“我谨代表美国总统和民,向各种领事官员,以及中国的朋友,致以和平的问候。为了世界和平,杯!”

“为了世界和平!”洋们举起酒杯,齐声高喊。

周赫煊脸上露出讥讽的笑容,端起杯子勉强抿了一

就这群见利忘义的洋,也配说“和平”二字?

或许,他们中的和平,只是对于本国公民而言。勒特带着4ooo海军6战队来天津,不就是为了保护美国侨民的吗?

中国的政客、商们,一直围在洋后面打转。反倒是那些洋,经常跑来几个跟周赫煊搭讪,其中以美国数量最多。

天津是没有美租界的,曾经有过,但后来给英租界代管了,所以周赫煊在天津少有和美国佬接触。

今天酒会上的美国鬼子,都是北方各地汇集而来的。他们在领事馆登了记,万一北伐军打过来生事件,马上就要乘坐军舰撒丫子开溜。

“周先生,美国明年真会经济危机吗?”

“我猜是这样的。”

“不不不,我可不这样认为,要不我们打个赌吧。”

“周先生,你最近有新作品吗?”

“刚好写了一本,关于类学的。”

“天啦,没想到你对类学也有研究。”

“周先生……”

整整十多分钟的时间,周赫煊都被美国佬缠着,回答各种问题以满足他们的好心。

直到现场舞曲响起,周赫煊才终于得到解脱。谁知他刚准备和张乐怡去跳舞,一个法国佬又出现了。

身材矮小,卷曲,他拦住周赫煊说:“周先生,我是法国《费加罗报》的记者勒戈夫,能占用你一点时间吗?”

“当然可以,”周赫煊问道,“《费加罗报》也有驻中国的记者?”

勒戈夫笑着解释道:“我是随军特派记者。”

这次法国也有派军队来天津,去年的南京事件实在把洋吓到了,而消息灵通的各国报纸,自然也跟着跑来掺和,说不定还能拿到独家新闻。

至于《费加罗报》,则是法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之一。

这是份富有文化气息的报纸,报名源于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名剧《费加罗的婚礼》,办报宗旨也取自这一剧作:“倘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亦无意义。”

是的,《费加罗报》追求言论自由。

几十年前,《费加罗报》的姊妹报纸,还因刊登保护穷利益的文章,被拿仑三世查封。未来在二战期间,《费加罗报》也会因拒绝跟德国占领军合作而关闭。

《费加罗报》特别喜欢采访文,作家、诗都是他们热衷于采访的对象。

勒戈夫和周赫煊找个角落坐下,张乐怡面带微笑守在旁边,她喜欢看到自己男被洋追捧的样子。

勒戈夫从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说道:“周先生,我昨天跟美国聊天的时候,他们对你推崇备至。你的历史学著作《大国崛起》,如今正在美国英群体中引一场轰动。”

周赫煊笑道:“轰动谈不上,否则它在美国的销量就不止几万册了。”

勒戈夫说:“法国也偶有出现《大国崛起》的残篇,什么时候这本书能在法国出版?”

“这个我说不准,要看有没有法国出版商合作。”周赫煊道。

勒戈夫又问:“据我所知,你还是一位诗和小说家。你最喜欢的欧洲作家是谁?”

“罗曼·罗兰。”周赫煊道。

勒戈夫问:“为什么呢?”

周赫煊笑着说:“我喜欢他那句名言:认清这个世界,然后它。对我来说,就是认清这个国家,然后它。”

“你是一位国主义者?”勒戈夫问。

“应该是吧。”周赫煊道。

勒戈夫道:“《大国崛起》中的数据资料非常详实,请问你是怎么搜集到这些史料的?能谈谈你的经历吗?”

“当然……”周赫煊又开始重复他的故事,什么从小家亡,被美国传教士带去北美,然后靠坑蒙拐骗,长大后游历世界各国。

足足讲了2o分钟,周赫煊终于把他的故事讲完。

勒戈夫嘴张大成“o”型,惊叹道:“噢,你的生真是一段传,太难以置信了。可惜我不懂中文,否则的话,我一定拜读你的小说作品。”

周赫煊笑道:“小说太长,你记下我的几诗歌就可以。”

“法文吗?”勒戈夫问。

“当然,请把你的记录本给我。”周赫煊说。

周赫煊用勒戈夫的记者本子,用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