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火力(四)(1/2)
历史上到了一九四二年四月,德国陆军武器局终于从胜利的美梦中苏醒,开始向社会招标反坦克武器,从他们定下的标准就能感觉到前线战事的艰难,因为和之前那种严谨苛刻的武器设计要求相比,这次招标的标准异常的简练。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德国陆军武器局要求得到一款能够和gepzg(这是党卫队自掏腰包研发的一款反坦克枪榴弹,穿一百至一百二十五毫米,只能攻击八十米内的目标,八十米外就需要向上帝祈祷。)威力相等的单兵手持武器,有效
程只需要三十米就行。至于这东西的重量、大小、采用何种发
方式,武器局的标书里压根就没有提起,很显然前线的战局
迫着这群官僚开始饥不择食。
这时一名武器研发专家,因里希.朗威勒博士,拿出了他花了一年时间研发出的产品,一款手持
气式反坦克榴弹。
这位博士之前就曾经开发过一款反坦克手榴弹,只不过因为重量过大,士兵很难把它投到安全区之外,手劲小一点的就变成自杀攻击了,这种设计当然不可能得到陆军的青睐。
于是这位博士从那时起,就开始考虑研发一款依靠气动力推进的反坦克武器,因为这样就不用士兵费力去投掷了,这种思路倒是很附和德国
的逻辑。
他拿出的设计方案被定名为fpt型气式反坦克榴弹,战斗部是一个直径八十毫米的空心聚能装药弹
,后面带着一根直径二十九毫米的发
管,这就是“铁拳”的雏形。
当时陆军武器局对这种武器非常感兴趣,但是原始设计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发管的长度太短,或许因为这位博士的思维还未脱离反坦克手榴弹,结果这东西把发
管算进去总长只有三十五厘米,拿在手里就像个擂鼓瓮金锤一般。
因为发管太短,所以这东西发
时很难控制,一不小心就会被发
管
出的尾焰把自己给点着,所以在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之前,陆军不准备量产这种武器。
消息传来朗威勒博士当即就急了,这玩意已经耗费了不少研究资金,自己家里还等米下锅呢。既然你们觉得短,那么加长点就是了,觉得二十厘米不够,那就直接延长至一米,把单手锤改成双手锤,这样老爷们该满意了吧。
在改进了发管长度、加装了简易瞄具,给弹
装上木制尾翼之后,著名的“铁拳”反坦克榴弹终于就此诞生。
这是历史上“铁拳”诞生的故事,不过眼下到了徐峻这里,这款武器已经成为了元首的“发明”。在英伦战役之前,徐峻就已经给部队装备了“铁拳”的初期型。说是初期型号,其实根本就是复制了历史上的“铁拳”一百型。
不少以为这是一枚反坦克火箭,实际上应该把它归类为手持式无后坐力炮,因为铁拳的弹
上采用的不是火箭发动机,而是常规的火药推进方式,发
药会在发
管里彻底燃尽,推动弹
飞向目标,同时火焰燃气会从开放式的发
管尾部
出管外,抵消掉发
时产生的后坐力。
这种发方式,导致铁拳在使用时几乎没有什么后坐力,最多弹
离开发
管时,管
会略微有些上跳。这是一款普通
都能使用的武器,历史上第三帝国崩溃的前夜,下至七岁儿童上至七十岁老翁,都被纳粹组织起来,德国的男
老少被迫端起铁拳和简陋的国民步枪,阻挡反法西斯同盟的钢铁洪流。
不过发铁拳必须先经过专业
员的训练,因为对于外行
来说,这种武器依旧存在一定的危险。
主要危险来自于发时产生的尾焰,在发
瞬间尾部
出的火焰长达三米,所以如果发
的姿态不对,就很容易烧伤自己。
发铁拳时必须保证身后三米内不会有任何弹药之类的易燃物品,同时不能有墙壁阻挡,否则火焰会反卷烧伤发
员,在这里要指出一点,有
误认为铁拳不能在房间里发
,实际上如果房间够大或者身后三米内没有阻挡物,铁拳也是能够在室内
击的。
采用趴卧姿势发铁拳时必须注意自己双腿的位置,不要进
尾焰的
范围,跪姿发
时也要注意发
的仰角,避免尾焰
到地面后烧到自己的小腿。不过这些诀窍,只需要经过一些简单的训练就能掌握,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
徐峻并不满足于目前这种二战末期水准的气推进榴弹,他想要的是一支类似于rpg的反坦克武器。在掌握了大量武器知识的徐峻眼里,目前德军的“铁拳”初期型,存在着非常大的改进余地。
首先徐峻需要在一次发
还是反复装填发
两种模式之间做出选择,前者的优点是不占用军队的编制,只要士兵愿意,每个
都能扛上个一两枚,而后者的优势在于可以节省下发
管的材料,但是相应的必须分出班组里一个士兵,专门携带和
纵这种武器。
徐峻按照二战东线的特点反复考虑之后,最终决定还是生产一次发
的铁拳。他的理由还是比较充分的,一次
铁拳与装填式发
器相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