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火力(四)(2/2)
更有利于增强防线上的反坦克火力密度,让苏军的装甲部队陷单兵反坦克武器的汪洋大海。
至于节省材料的问题,实际上铁拳采用的无缝钢管发管可以反复使用,理论上只要管体没有明显的外伤,那么至少可以反复发
十次以上,不过因为需要回收到制造厂才能重新装填,所以很多士兵用完了就随意抛弃在阵地上。
历史上德军还一度展开了铁拳发管有奖回收活动,每上
一根用过的发
管,可以从军需官那里换取三根香烟。
徐峻觉得相比这种武器的效果,产生一些费是可以容忍的,毕竟现在德国已经不再受到原材料紧缺的困扰,历史上
受原材料限制的纳粹德国,照样先后生产出了八百二十五万余枚各型铁拳,放到现在这个数字怎么说都要超过千万以上,德国元首眼下有得是铝油钢弹,一点都不差这点钱。
徐峻还准备了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往前线输送弹的半成品,直接在前线建立组装车间,装填从部队回收的发
管。
一次发
管的优点还在于即使是被苏军缴获,他们也只能使用一次,无法对这种武器进行二次装填,而反复装填式就很有可能会被敌军装备起来,对德国的装甲部队造成严重的伤害。
目前德国装备的主力坦克没有哪种可以扛得住一发铁拳初期型,除非是正在定型五号重型坦克,当然苏联红军那边的况也好不了多少。
德军现在装备的铁拳初期型号,拥有的穿甲能力和历史上的原型相同,成型聚能弹产生的金属
流,可以穿透两百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足以对世界上大多数坦克产生致命威胁,特别是从侧面和背后发起的攻击,没有任何一款坦克可以抵挡这种弹
的侵袭。
但是徐峻发现这个弹的威力其实还能增强,因为历史上德国缺乏各种稀有金属,所以任何东西都喜欢用钢铁制造,他们用钢铁制造弹
外壳和发
管,以及最重要的聚能药形罩。
铁拳的药型罩是用薄钢板冲压而成的,实际上当时大部分国家研发的聚能装药武器的药型罩都是采用钢铁,直到二战后期英美才开始采用其他更有效的材料。
徐峻知道最好的药形罩材料就是紫铜,这在全世界只有他一个知晓,此时德国的科研
员还从未进行过类似的研究。英国
倒是正在进行聚能装药方面的研究活动,他们的方案里就有找寻最适合制造药形罩的材料,英国装甲部队在英伦战役中被铁拳打得很惨,所以非常想要装备类似的反坦克穿甲榴弹。
德国的铜资源并不丰富,历史上需要从瑞典等国进,不过目前可选择的来源就多了,无论是美洲和非洲,都有储量丰富的大型铜矿,比如英属北罗德西亚(赞比亚),徐峻就知道几个此时还未开发出的巨型露天铜矿,他已经派
和英国
谈判,准备与对方合起伙来共同开发。
拉着英国一起的原因是当地的不列颠绅士们对付起当地的黑
非常熟练,没有这些地
蛇的帮助,很难在短时间内开发出矿产。
徐峻还改进了弹风帽和药形罩的形状,缩小了弹
直径,让它更接近于后世的rpg,军械局的实验部门已经对元首的弹
改进方案进行了好几次试验,初步结果相当喜
,更换了紫铜药形罩和新型装药之后,弹
的穿透力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以上,目前可以打穿二百六十毫米的均质钢装甲板,这意味着已经没有任何坦克能够挡住这玩意儿的一击了。
同时徐峻还对铁拳的发药进行了改进,大伙可能不敢相信,历史上铁拳采用的发
药竟然是普通的黑火药,这导致发
时火药无法在管内燃尽,造成了大量的尾焰,同时容易伤害到
手。
徐峻命令军械研究局的专家研发新型的双基发药,有效提高对弹
的推力,增加弹
的初速和
程,同时还用自动弹出的剃刀状尾翼替换下了笨重的木制尾翼,徐峻的目标是将有效
程增加至两百米,要求至少在这个距离里弹道末端不会发生严重的变形。
最后徐峻还改进了发管的外形,给它装上了一个简单的手枪式握柄,相比原来的按钮式发
,这种方式更方便士兵持握和瞄准。
胡戈.施耐德公司和历史上一样成为了铁拳的定点生产商,目前正在全力投新的生产线的建造,否则恐怕难以完成元首定下的生产目标。
ps:谢谢大家的支持,我知道有些书友不喜欢看武器介绍,想要看剧,
但是目前的这些武器科普内容,除了让部分书友对新型武器可以有个形象的了解,同时也是为了后期的剧作铺垫啊。
求月票,求推荐,月底双倍开始了,本书需要支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