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恻隐之心(1/2)
做皇帝的好处便是能在想偷懒的时候,随时做一个甩手掌柜。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此刻天色尚早,心血来的6承启,便起了心思,要到长安城内走走。
秉着小皇帝去哪,贴身小太监就跟到哪的职责,尽心尽力的跟在6承启左右。除了贴身小太监外,还有当值的御前侍卫们。每次小皇帝想要出宫,都有这么一群跟在左右,弄得好像唯恐别
不知道他是一个大
物那样。
不过6承启早有应对办法,御前侍卫们有他们的职责贴身保护皇帝,可以,但必须身着便装,在后面远远吊着,身旁侍卫不得超过三。
这样怪的旨意,自然是6承启为了体察民。只是御前侍卫们不了解,经常忧心忡忡,看着身旁的每一个
都像是刺客那般,想来是被上次韩凤儿吓怕了。这些御前侍卫,都不是江湖出身,论武技不算顶尖,只能说是粗通拳脚棍
。他们厉害之处,在于相互间有着战阵上的配合,算是一支强悍的队伍。
只是身上的朴刀,以及绫罗绸缎的常服,早就露了他们的身份,6承启很想让他们换成百姓的装扮,可这些御前侍卫们拿出祖宗之法来,6承启就没辙了。反正也不是什么原则
的问题,姑且由他吧。
自皇宫的后苑而出,经拱辰门到延福宫,再从延福宫侧门走到长安大街上。走这条路线,无非是为了遮眼目。事实上,延福宫附近也是没多少百姓。毕竟靠着皇家二字,单单是这个名
已经让普通百姓望而生畏了。延福宫附近的大街,乃是朝廷所建官廨,苏轼在京城的落脚之处,也是在这。说起来,大顺的皇宫,还没有延福宫大。整个延福宫,几乎占了长安城的十分一左右,而皇宫才占了二十分之一不到。可想而知。这延福宫有多大。
延福宫附近,除了官廨之外,还有一些官员宅邸。毕竟普通百姓,是不敢靠近皇家园林建房屋的。这个时段。这些官员宅邸门前,都是冷清清的。毕竟有职官的,都去点卯坐镇衙门去了,没有职官的,哪里能在寸土寸金的长安城内建房屋!
6承启本来心还不错。长安城有着后世清新的空气,以及古风古貌的建筑,拾掇得整整齐齐。如此整齐的民居,安居乐业的景象,让6承启心旷怡,直让他觉得自己对大顺的改革,似乎有了些成效。
只是接下来的那一幕,让6承启的幻想回到了现实:两个相依为命的乞丐,端着一个碗,沿街乞讨起来。6承启的视力还算不错。看得到那只
碗里面,有一些好心
给他们的饭菜。
这两个乞丐,皆为男,衣衫褴褛,脚上连双鞋子都没有。一个已然白发苍苍,似乎下一秒就会倒下一般;而另一个,则是一个约有十二三岁的男孩。两
看起来,应当是爷孙关系。
6承启心中有根弦,被猛然拨动了一下,这也让他从沾沾自喜中回到了现实。不管6承启怎么努力。大顺境内,像这样的乞丐总是有的。要不是老无所依,要不就是还没有劳动能力,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连养活自己的半亩田地都没有。
当这两个乞丐走到6承启面前的时候,那老颤巍巍地伸出乌黑的手,沙哑地说道:“官
,发发善心,给俺们爷孙俩一些吃的吧……”
不同于后世天、朝的乞丐,这爷孙俩的要求低到只要一些果腹饭菜既可。哪怕是粗糠野菜,对他们来说也是甘之若饴。一切不过是为了活下去,苟延残喘地活下去。
不知为何,6承启眼角突然湿了。眼前的这爷孙俩,并不是后世天、朝那些假乞丐,乞讨只是他们的工作。他们是真真正正不能自力更生,才沦为乞丐的。
没等6承启说什么,身后的御前侍卫们见这爷孙俩已经欺近小皇帝身前,连忙拔出朴刀,喝道:“走开!这不是你们惹得起的物……”
6承启见那小男孩被吓得惊退了好几步,重心不稳,一坐到了地上。细心的6承启,发现这小男孩因为没有鞋穿,脚上都长了不少
眼,心下恍然大悟,为何这小男孩走路的步子异常小,原来一动就会碰到
眼,疼痛难耐。可他为了讨食,还是不得不穿行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上,还受尽白眼。
6承启见状,低声喝道:“住,把刀收回去,你们眼中还有本公子吗!快给老
家道歉!”
那出声的御前侍卫,听得6承启呵斥,连忙收起了朴刀,低着连说抱歉。那老
被眼前这一幕给惊呆了,呐呐说不出话来。而6承启则不顾他们肮脏,亲自弯腰扶起了那小男孩,柔声说道:“没事吧?”
那小男孩畏惧地挣脱了6承启的手,躲到了老背后。那御前侍卫一看,正待呵斥他们不识好歹,却被6承启恶狠狠的眼止住了。
老喃喃地说道:“小老儿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了官
,这便离去……”说罢,拉着小男孩的手,正准备离去的时候,6承启连忙叫住了他们:“老
家,且停步。”
那老惴惴不安地停住了脚步回
,带着哭腔说道:“官
,俺那孙儿不是故意冲撞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