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祇略传 第二十函161--167(1/2)

卷之161 电母

电母,全称“电母秀天君”,俗称金光圣母、闪电娘娘,雷公之妻,闪电为天庭之气,故称“母”,居雷州半岛雷首宫,民间信仰和道教所尊奉之神,掌闪电之神,属,故称母,又称金光圣母、闪电娘娘;法器是两面闪电神镜,传说中样子比较威严。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古不解,故逐渐演化出一系列有关闪电传说。电母面容如,样貌端雅,两手执镜。常与雷公一起被提及。传说一次雷公见一寡水沟,其实是寡割下自己手腕煮熟,孝敬婆婆,婆婆觉得难食,命其倒掉。雷公没有详查,为寡糟蹋粮食,故将寡用雷轰死。后玉皇大帝知悉此乃雷公所铸下之大错,为弥偿寡,便封其为“电母”,赐配给雷公。《元史》云:“电母旗,画神形。”

传说电母是总是雷公同时出现,雷母不使再出现冤屈,在雷公打雷之前先用镜子照一照,辨其是非。战国屈原《离骚》中有“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卷之162 风伯

风伯,又称风神、风师、飞廉、萍翳、风姨、封姨、风后、玄冥、箕伯,道教之神,掌八风消息,通五运之气候。

传说风伯相貌奇特,鹿身,布满豹纹。孔雀上的角峥嵘古怪,一条蛇。箕星乃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之一,以星宿为风神。东汉蔡邕《独断》曰:“风伯神,箕星也。其象在天,能兴风”。楚地有称风伯为飞廉者。屈原《离骚》曰:“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晋灼注飞廉曰“鹿身,如雀,有角而蛇尾豹文。”高诱注蜚廉曰:“兽名,长毛有翼。”此当以动物为风神。《三辅黄图》云:“飞廉,神禽,能致风气者,身似鹿,如雀,有角而蛇尾,文如豹。”明代王逵《蠡海集》云:“风雷在天,有声而无形,故假位,戌亥肖属以配之,是以风伯首像犬,雷公首像豕。”唐宋以后,风伯曾以姓出现,故有风姨、封姨、风后之称。风伯在道教是一白发老,左手持,右手执扇,作扇子状,称风伯方天君。将风与狗、风神与狗联系起来,是一种相当古老的观念,故有中国民间奉祀风伯,常以狗祭之。

卷之163 张道陵

张道陵(公元34年——公元156年)张姓,名陵,又名道陵,字辅汉,尊称祖天师、张天师,汉留侯张子房八世孙,东汉国沛郡丰县(今江苏徐州丰县),正一盟威道,即天师道创始,与萨守坚、葛玄、许逊合称四大天师,中国道教信仰之仙神。

东汉初,张道陵弃仕职退隐修道于北邙山(今河南省洛阳市北方)。永元四年(公元92年)迁居蜀地,隐居山中,苦修道法

(本章未完,请翻页)

。携弟子王长同往云锦山今江西省鹰潭市),耗时三年炼丹而成。又嵩山、阳平山(今四川省彭州市九龙县)、鹤鸣山(今四川成都大邑县)等地修道法。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正月十五夜,太上老君下降鹤鸣山,传授张道陵符箓、经诀、剑、印等,令其制订科律,辅佐国君,教化世民。时蜀有八部鬼帅,信奉原始巫教,大规模祀害民。张道陵奉老君之命,于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大败鬼众。至今川渝一带仍流传张天师以太上老君剑印符箓大鬼兵故事。

张道陵著作有《老子想尔注》,弟子三千,设立二十四治,奠基天师道。与葛玄、许逊、萨守坚合称四大天师。后张道陵在云台峰与弟子王长、赵升一同白羽化成仙,寿一百二十三岁。

卷之164 萨守坚

萨守坚(生卒年不详),又称萨真,自称汾阳萨客,道号全阳子,又称崇恩真君。南华,一说为蜀西河(今四川成都郫都区唐昌镇西),后有的书称为今山西汾阳,与张道陵、葛玄、许逊合称四大天师,中国道教信仰之仙神。

萨守坚初习医,因误致命,故弃医从道。欲求学法,出蜀至陕,路遇神霄派创始王文卿、林灵素及龙虎山三十代天师虚靖天师张继先,三道各授一法与萨守坚,一为咒枣术,一为扇疾术,一为雷法,萨守坚依法行之皆验。萨守坚后用咒枣为民去疾救命;用雷法灭邪除妖、祈晴祷雨;用五明降鬼扇使得命复生。法裔传至后代,衍为“西河派”、“天山派”、“萨祖派”。萨真以道法内炼、苦行修戒著称。撰著有《雷说》、《内天罡诀法》、《续风雨雷电说》等,存《道法会元》经籍之内。永乐(公元1403--1425年)中,明成祖册封萨守坚为“崇恩真君”。教内尊称一元无上萨翁真君、玄风永振天尊、萨祖、清风教主。道教中与张道陵、葛玄、许逊共为四大天师。萨守坚得道后,端坐羽化成仙。

卷之165 葛玄

葛玄(公元164--244年),字孝先,道教尊称太极葛仙翁、葛仙公、太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