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回来了,家乡的大好河山!(1/2)
在湖南与广西相邻一带,碧玉般润泽的潇水河像一条绿汪汪的丝带,在太阳和微风下,夹着粼粼银光,缓缓淌一个叫双牌的小县。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陈萱萱乘坐在一艘客船上,船从县城大坝出发,溯流而上,开往江村。客船名字虽然叫客艇,但行驶速度实在和艇搭不上边,或许是为了省油,所以速度奇慢,从双牌大坝到终点江村要两个半小时,所以陈萱萱不愿称其为“艇”。虽然速度慢,好在风景秀丽,可以缓解旅途的枯燥与乏味。船途经多个乡镇码,一路可以看到隐秘在竹林
处的各个村庄,尽管这趟船陈萱萱曾坐过无数次,但两岸的风景却无论如何也看不尽、看不厌。
舟行河上,划开层层碧波,白云在蓝天里悠然飘,微风轻抚在
脸上,少
的长发与裙角飘袂而飞。秀美俊逸的高山,温婉洁莹的碧水,两岸触目皆是动
的绿与静谧。
在船
临风独立,宛如站在天地之间,很容易产生一种傲视群雄的凛然,有种自己是古之侠客的错觉。
船驶出码不久,经过一片竹林,岸边便探出了一个水泥阶梯的码
。顺着码
往上看,就可以发现一条隐藏在山里的小道,小道顺着山坡蜿蜒而上,爬到山后不见了。若不是这条小小的道路显露出了
迹,从外面看,绝对猜不出里面还有
住。群山成为村子的天然屏障,山后别有
天,只有居住在里面的
才得以一览他的风采。不禁使
遐想,是什么
在这里过着五柳先生的隐逸生活?
河道不宽,但极长。开船的师傅有意将船开到离岸仅有五六米的河面上走,很少会在河中央走。陈萱萱猜想,这是因为沿岸上下船的乘客很多,方便停靠船只。或许也是为了保险起见,万一船有个什么闪失,离岸近一点总要好些。
但这样其实也是有苦恼的,因为船离这边的岸近了,离那边就远了,乘客要两边上下,于是少不得要直来横去两停船。有经验的开船
熟悉了沿河的
况后,会先在心里盘算好哪些地方会有
上来,哪些地方的客通常较多,因而事先就把船开到那边村子的沿岸去,但偶尔也有失了算的有时候。除此之外,开船的还要眼神好,要能看得到对岸码
有没有
在那等船,若看见有
,船靠拢过去准是没错的。鲜有
是在码
上站着玩的!
由于船离岸是靠得那样近,船上的乘客除了一饱遥岑远目的山水之外,还能细细地观摩到岸上的风土,能看到那些临河而居的
生活的边边角角。在使
感叹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艳羡着本地居民得天独厚,受享着如此优美的环境。但这些只是在外
看来,生活在这岸边的祖祖辈辈都已经习惯了,不但习惯,而且也没有游客的
思去品味他们周围的环境,他们在忙于生活。
而在初来乍到的看来,尤其是小孩子看来,住在这里多幸福啊!可以每天下河洗澡!离家这样近,又是天然的一汪碧波的湖水,比拟为天上的瑶池也不为过,实在是
间天堂。确实是!那些住在河边的孩子,一到夏天傍晚,便叫上自己要好的伙伴,成群结伴地下到自己门前的河里面洗澡,都是半大的孩子,最大的不超过十三岁,最小的不低于七八岁,在大
的照看下的在河里嬉戏打闹。
在河边长大的孩子别看年纪小,但几乎个个会游泳。而一群小伙伴中总有那么一两个年纪稍大的哥哥水是极好的,凡事有大哥哥照应着。在自家门
洗澡,家
时刻都盯着,万一有个什么好歹,扯着喉咙喊几声,大
听到就会立马跑来。尽管河里每年都会有
溺水,但依旧阻挡不了孩子对于水的天
热
。
那些临河而居的家,门前通常泊着一只小船,是那种铁皮的小型柴油船。无蓬的,在太阳底下敞开着、坦白着。只有一户
家例外,那户
家没有船,就住在河边一个小小的陡坡上面,从河面上经过的客船,只要稍加注意就能看出这户
家的与众不同。小坡上面是一个平旸与一座木
的盖着黑瓦的小屋,一眼就能看到倚放在大门旁的木脚盆。几只母
在坡前面的杂
丛里走走停停,寻寻觅觅啄食着
里藏的虫子与植物种子。平旸旁边种着几棵大柳树,柳树下面见阳的地方,支着一对木
三角支架,支架上搭着一根竹子做晾衣杆,上面晾着
蓝色的衣服与长裤,没有用衣架,很原始很天然地晾在竹子上。从衣服的数量、颜色与款式上看,应该是某位独居的老
,因为衣服只单独的一套,而门前也过于清冷,并不见什么
,只有几只母
在门
徘徊觅食。
船走远了,直到看不见那座小木屋,陈萱萱还一直在想,究竟是怎样一位老住在那里,可惜每次都没能一睹庐山真面目。
坐在船尾的陈萱萱欣赏着两岸如画的风景,这时从船舱里走出来一位面容清雅的白裙子生,在看到对方的第一眼,陈萱萱就觉得这
好美。对方也看了她一眼,接着就走到栏杆旁边吹风,一
飘逸的长发在风中飞舞,她伸出手理了理耳边的
发,举手投足间浑身都散发着一种古代东方
子的古典神韵,
子看了会儿风景就回了舱内。
船继续往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