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回来了,家乡的大好河山!(2/2)

开着,远远看见了一座吊桥,这让陈萱萱激动不已。她满怀期待地在龙山吊桥的码头下了船,拖着行李箱步行进村。

如果把一个大写的u字按顺时针整个旋转九十度,就是金滩村的形状。小村三面环山,单单缺着一个口,呈开口向右的u,u字的缺口对着这条潇水河。u的两端是两个码头,一个叫龙山码头,因为码头后面的山叫龙山,一个叫老埠头。一条马路从龙山码头贯穿到老埠头头,也贯穿了整个村子,也是一个大大的写在地上的u。

至于另一个码头为什么叫老埠头,陈萱萱也不太清楚,只知道那里曾经有座象王庙,后来县里修大坝,水一拦,处于河流上游的象王庙就淹了。同时淹了的还有这个村子河滩上的百亩良田,所以后生们常听老人说这是水淹区,原本在河滩附近的房屋也搬迁至两岸的山脚,也就是现在陈萱萱们生活的区域。

在长沙读了四年大学,如今回来了,回到了曾经的故土。说实话,陈萱萱很期待,也很激动。她人生的求学之路是从江村开始的,一路从村到镇,到县城,再到省会,毕业之后又“落叶归根”,重新回到出发的地方。

那是2017年,陈萱萱以特岗教师的身份来到镇上的山圩小学任教,这是陈萱萱除实习外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这里是陈萱萱的母校,年少时期在此地的求学生活历历在目,每一尺砖瓦、每一寸草木都曾是她深刻的记忆,只是如今的角色不同罢了。陈萱萱带着满腔的热血回到家乡,回到这个离县城有着七八十公里山路的偏远小镇,热血沸腾地渴望着在自己的教师生涯中实现一番大抱负。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