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节(2/4)
!”韩世忠惊愕之余,拍手大赞。
此前韩世忠见到梁红玉时,恰值她力绷绳索,以驳徐处仁“手无缚之力”之语,此前梁红玉掉书袋的场面却不曾见,因此见她出
成诗,大为惊讶,心中愈发欢喜:我是个丘八,大字不识几个,三娘比我更有不如,将来生了孩儿,谁来教养?这个梁小姐如此才学,正好教我孩儿也沾些文墨香气。
想到这里,忍不住笑逐颜开:“不想娘子竟是文武双全,以后我们的孩儿却不会似他老子般粗鲁了,当真可喜可贺。”
梁红玉又白他一眼,小声道:“你若一生只做厮杀汉,粗鲁些倒也无妨,若是还想封侯拜将,倒该识些文墨,至少能读兵书战策。”
韩世忠闻言,陡然一肃,梁红玉以为他不高兴了,不由皱起娥眉,暗道:这
原来是个不
听规劝的么?
便见韩世忠退开两步,一揖到地:“韩五幼年失怙,素来无管教,然而男子汉大丈夫,岂有不指望留名青史的?娘子既然相信我有发达之
,韩五岂肯教娘子失望?这一揖便算拜师,以后识字读书,都靠娘子教我。”
梁红玉见他肯上进,心里一甜,扭过飞红的脸儿,低低道:“哼,这么便宜便拜师么,小孩子发蒙,还要送几条
哩。”
韩世忠见她害羞娇俏模样,心中顿时发痒,看看左右无,凑过
去低笑道:“韩某自有一条好
,回
无
时送于娘子,管叫娘子欢喜。”
梁红玉闺阁处,哪里听过这等风话,便当了真,捂嘴笑道:“你这汉子看着豪爽,原来是个会过
子的,一条
罢了,还要无
时送,怕你的兄弟们吃了你的
么?”
韩世忠见她懵懂,越发来劲,嘿嘿坏笑,正要再说几句调笑之余,忽然甲板一掀,里面钻出个阮小七来,哈哈笑道:“他那骚,请我们吃我们也不肯吃,还是你们小两
慢慢享用吧,哈哈,哈哈。”
这阮小七素来促狭,听吕方说韩五看上了梁红玉,特意提前钻到船舱,要偷听他如何兜搭,听到此时,终于忍不住跳了出来。
韩五大囧,上前就要追打阮小七,但是在这船上,天下有几个能及阮氏三雄,阮小七轻轻一纵,横掠一丈余水面,大猴子般跳到另一条船上,招手笑道:“韩五哥哥,带了你那条好
来啊。”
韩世忠往下一看,水波翻卷,顿时晕,连忙往回站些,戟指阮小七,大喝道:“阮小七你这促狭鬼,你路上休撞着我。”
阮小七坐在船帮上,伸两脚在江里打水,翻着白眼道:“我只在水里等你罢了。”
梁红玉不识他们兄弟们耍笑,只怕起了龃龉,忙忙说道:“韩兄,家不过同你耍笑,你愿意识字读书,那是极好的,我自教你罢了,不用什么束脩[xu],你那条
就给你兄弟吃了吧。”
阮小七哈哈大笑,前俯后仰,一个不留,一撞
水中,溅起老大
花,韩世忠顿时大乐,指着道:“你看,这厮哪有福缘,能吃洒家那条好
。”
众在舱里听见落水声,都急急出来看顾,却见阮小七双臂一振,便似一只飞鱼般跃出水面,稳稳落在甲板上,指着前方道:“莫取笑了,过了那两座山,便是润州码
,且把那‘太白’提出来,叫他应答。”
正所谓:韩五自夸有好,阮七却弃忒腥臊。扬波逐
三山过,沿岸战旗凛凛飘。
第411章 韩五跨江夺润州(下)
润州之北,三山屹立,其左曰金山,其右曰焦山,二山皆拔出于江心,山上各有寺庙。
金山那座寺,绕山而建,远远望去,但见宏伟佛刹,不见其山,故曰寺包山。
焦山那座寺,藏山凹,若是望去,但见山势俊秀,不见其寺,故曰山包寺。
金、焦二山之间,乃北固山也,山上亦有一寺,曰甘露寺,昔年皇叔刘备在此相亲,被孙权老母一眼看中,誉其“龙凤之表、天之姿”,选为
婿。
当时有魏国细作在江南,闻之大惊,以为孙刘联姻,曹魏岂不危矣?
拼死传信回许昌,曹得知,不屑一顾,谓彼辈各怀鬼胎,纵媾和一时,
必自生也。
细思一回,愈发饭大笑:“哦呵呵呵,这个刘大耳朵,倒是吃得好
,吾等本和猛虎孙坚平辈论
,他竟娶了
家幼
,平白跌落一辈,何其不智。”
又点评道:“刘大耳织席贩履出身,终究短了见识,算他时年四十有八,长了孙氏三十岁都有余,为妾无妨,娶做正妻,夫
岂能和谐?此取祸之道也。若是换做老夫,自娶了吴国太,岂不妙哉?且让那仲谋小狗做个便宜儿子,还怕讨甚么荆州,只一句话——爹不给你!”
这些风云事业,都随岁月无声,韩世忠自是不知。
此刻他引千军横渡长江过半,一眼看去,只见三山雄突,大江如练,云淡天高,那金山、北固山不远处,丘山如屏,下有渡一座,昔年永嘉南渡,北方名族,半数自此登岸,旧名蒜山渡,唐时更名金陵渡,至宋再易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