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神之鞭:变形记(1-4 完)(11/12)

知道了。

不知道的关键问题是:我要做什么?

这就是他和哈莉·奎茵的最大不同,也是他讨厌那家伙的原因。

哈莉·奎茵连语序连贯地讲一个故事的能力都不具备。起因经过,逻辑与动机,一概没有。所有的剧情都在她笔下四处奔跑,然后以各种奇怪的方式打结,最后还美其名曰:情绪到了!

摆脱,人生又不是一部黄色小说,感官上,刺激到了就完。

话说,他跟芭芭拉为啥还没要小孩呢?

或多或少,是他担心蝙蝠女有隐藏的抑郁症,偶尔她会说,这个世界很不好,让孩子们生活在这里,知道他们最后都会如蚂蚁一样无价值的死去,令荒诞故事都变得恶心了。

现在,大黄蜂在努力争取有价值地死去……

他仔细分析后,觉得这大概是1动画的第一幕场景:千斤顶和大黄蜂一起去偷能量,然后撤退途中被红蜘蛛一干人拦截,打到汽车人基地附近。然后,爵士跟头领擎天柱汇报工作, 说这个星球没有能源了,大家一起飞向地球,乘坐方舟号飞船,这些到达地球的汽车人,被观众戏称“方舟十八子”。

问题是,等到拍电影的时候,十八子里,没有了大黄蜂。他不再是跟大家一起到地球了,而是变成了提前独自达到地球潜伏。

从麦克·贝尔的电影到独立电影《大黄蜂》,这位汽车人战士都被塑造成了速度和勇猛的象征——就像他变形之后的样子,雪弗兰卡

马洛跑车。

问题是,熟悉1动画的,都知道,大黄蜂本该是小巧灵活着称的,他在地球变形成的,明明是大众汽车著名的黄色甲壳虫……

头半挂卡车、甲壳虫、瓦尔特手枪、小随身听……分明这些才是伴随那一代人成长的深刻印象。为啥变成了:导弹发射车、超级跑车、星际坦克、挂导弹的无人机……

大黄蜂不明白。历史就这样在后人改写中被轻易重塑了吗?那么昔日真正打动人的美好,又能够留存?或者是曾经被这些美好打动的人们,已经不在人世了。

“嘿,伙计,打起精神!”元气十足的爵士拍拍大黄蜂的肩膀。让对方来不及继续疑惑:我一辆便民设计,以紧凑节能为目标的大众甲壳虫,为啥会变成了傻乎乎狂飙的重污染跑车?

“我们去接他们吧,不然那些可恶的霸天虎又要捣乱了。”爵士变形成了一艘狭长的悬浮飞车,等着大黄蜂。

啊?

当着别人的面变形……这让大黄蜂感到一种莫名的耻辱。

就连自己那个当模特的老婆也不会愿意当着粉丝的面脱掉皮衣,然后穿上皮靴吧……

爵士的灯闪了一下,提醒大黄蜂加紧动作。

这就很尴尬……而且,他不本想暴露自己是个铁杆乐高迷的事实。

弯下腰,大黄蜂首先把靴子脱了下来……

黄色的金属甲片被他摆在地上,使劲掰,然后打开了,卡扣对准,组装成——车前盖。

剩下就简单多了。大黄蜂抓住胸罩的带子,往上下滑,黄色的两片胸罩到了他手中,再对折,旋转一百八十度,卡在一起,形成了——独眼车灯。

但是,耻辱度貌似增加了。现在处理的轮到气管,大黄蜂带着呼吸机,他灵活的手把管子拔下来,硬金属面罩和乳胶质地的软金属内衬在他手中分开,然后他把呼吸管的接口很小心地往下挪,找到两条腿之间,安插武器的位置,捅了进去。

与爵士这样的电磁动车不同,大黄蜂是一台半模拟碳基生命的新飞船,这个叫汤姆孙节流回收环的东西很重要,要把飞船排放的气体中的甲烷重新回收,用于降温,维持核能稳定运作,核热机和电池两次循环的结果比起爵士他们充电型要节能一半。

现在大黄蜂只剩下黑色的躯干,配合他的眼罩,就像是一个皮衣爱好者。他拿起地上的部件——靴子和胸罩折成的车盖,像穿斗篷戴头盔一样,向后,扣在肩膀上。然后伸直两只胳膊,开始进行芭蕾舞一样的动作:

旋转,同时折叠,把两只胳膊很很往胸前拧,腰直接转了180度,疼痛感传到大腿,让他开心地蹦起来,光脚足尖支撑。然后,黑色皮革包裹的小腿就势往上抬,抱膝动作,咔嚓!所有的关节一起脱臼!

幸亏在他起跳的时候,两脚夹着那根长长的软管,往上抛,疼痛感传来时,大黄蜂刚好张开大嘴,死死咬住软管。一阵带着迷幻与镇痛效果的尿骚气让他陶醉。

咔嚓,蹦!

脑袋一歪,折断了。

咯吱,所有的金属片都随着这一下紧紧锁在一起,如同死后僵硬的动物关节。

砰!圆盘形状像是大贝壳重重扣下。黑色的皮革和奇怪的银色管子都被黄色外壳紧紧包裹,罩在地上。

独眼射灯亮了起来,围绕圆盘底的一圈气孔噗嗤喷出尿骚味很重的气体,圆盘像是一只大甲壳虫,悬浮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